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67章 加印!造势!请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 加印!造势!请客!
    兰登书屋,总编办公室。
    凯特昆宁作为出版总监,急匆匆地敲开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又有好几个城市的经销商打电话说缺货,《拯救大兵瑞恩》需要加印。”
    “又是《拯救大兵瑞恩》?”
    贾森爱泼斯坦既是总编辑,也是负责出版发行的副总经理,这些天,陆陆续续地收到经销商们催促兰登书屋赶紧补货的电话。
    “没错,这小说有成为畅销书的潜力。”
    “现在的销售和订单情况怎么样?”
    “非常棒!”
    凯特昆宁说,《拯救大兵瑞恩》之前加印了2次,一次500册,再加上首印的2000册,全国铺货的3000册,眼下已经卖出了2318册,而且这个销量还在飞速地上涨。
    “把名单给我。”
    贾森爱泼斯坦仔细地研究经销商的名单,纽约皇后区、旧金山华埠市、洛杉矶圣盖博等等,基本上都是华人华侨聚集的区域。
    “我让人做了一番调查。”
    凯特昆宁拿出一张《华语快报》。
    贾森爱泼斯坦接过,密密麻麻的繁体字映入眼帘,虽然一个字也看不懂,但不妨碍他做出判断,“所以,现在买书的主力是亚裔?”
    凯特昆宁点头说:“这种华文报纸的读者基本上是华人,覆盖很多的华人社区,得益于它们的大力宣传,《拯救大兵瑞恩》在华人读者的关注度大大提高,销路自然也就打开了。”
    “那可真是奇了怪了。”
    “有什么好奇怪的?”
    “《拯救大兵瑞恩》出版的时候,这些报纸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报道?”贾森爱泼斯坦疑惑道:“为什么过去了一两个月以后,又突然会大肆地替《拯救大兵瑞恩》做宣传?”
    “这份报纸,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是吗?”
    “我特意找公司里懂中文的亚裔翻译了下,她说作者和译者这几天都来美国了。”
    凯特昆宁露出灿烂的笑容。
    “他们现在在美国?”
    贾森爱泼斯坦大为意外,“华夏的作家要来趟美国可不容易,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凯特昆宁道:“他们是来参加那個国际写作计划,这个计划你应该也听说过吧?”
    “当然!”
    贾森爱泼斯坦诧异不已,“没想到他们竟然会被邀请参加爱荷华大学的这个写作计划。”
    “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件大好事。”
    凯特昆宁说,方言的“华夏著名作家”、“华夏著名青年戏剧家”、“国际写作计划的受邀人”等身份,完全可以作为《拯救大兵瑞恩》的宣传噱头,美国的华人以及对华夏充满向往的读者,全是这本小说的潜在买家。
    “还有那些二战退伍的协会和老兵们。”
    贾森爱泼斯坦补充了一句。
    凯特昆宁欣然同意,兰登书屋每年都会给各州的退伍军人协会、老兵俱乐部等组织机构,寄去一堆军事题材小说的推荐书单。
    《拯救大兵瑞恩》,也会上今年的名单。
    想到这里,开口道:“我们该好好地商量下,这本小说到底加印多少才合适。”
    “也许我们该冒一次险。”
    贾森爱泼斯坦沉吟片刻,报出一万册。
    “一万册?”凯特昆宁吃惊道,“太多了吧,万一卖不完怎么办?”
    贾森爱泼斯坦摇头道:“按小说的质量和销售情况来看,一万册不是极限,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彻底地挖掘这本书的价值。”
    凯特昆宁提出要给《拯救大兵瑞恩》造势,兰登书屋有一整套炒作的策略和套路。
    比如,找《纽约时报》等媒体写书评。
    “除了这些以外,我还有个想法。”
    贾森爱泼斯坦说,过一段时间,一年一度的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就要举办了。
    “你是想让《拯救大兵瑞恩》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亮个相,顺便入围个什么名单?”
    凯特昆宁心领神会。
    这个年会,是美国图书界的巅峰盛宴。“你不认为这本书值得一个提名吗?”
    贾森爱泼斯坦笑了笑。
    “当然值得!”
    凯特昆宁会心一笑,“单凭质量,我觉得入围的的把握能有七八成,但如果想要获奖的话,必须要有图书界的权威人士强力推荐才行,比如你这位首届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那就要看值不值得了。”
    贾森爱泼斯坦想着在寄去图书馆协会年会暨展览会邀请函之前,请方言来纽约做客。
    “但无论怎么样,只要能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年会奖项的大名单,小说几乎一定会畅销。”
    凯特昆宁道:“所以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过于保守?加印一万册貌似太少了!”
    “哈哈哈!”
    顷刻间,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就这样,加印的一万册《拯救大兵瑞恩》迅速补货,同时,开始向中西部慢慢地铺货。
    尤其是南方的红州,既是象党传统的票仓和地盘,同样也是二战老兵数量最多的地区。
    而小说的作者,方言一路转机,终于抵达了爱荷华州的爱荷华市,但从机场到爱荷华大学,还需要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
    一下车站,众人拎着大包小包,来到爱荷华大学的门口,就见聂华灵穿着旗袍,戴着眼镜,头发微卷,落落大方,端庄知性。
    “保罗让我跟你们道声歉,他下午要上课,没法来迎接你们。”
    “客气了,太客气了。”
    萧乾扬了扬手,随后向她介绍起方言。
    聂华灵看着沈雁氷的弟子,惊道:“我想到你会很年轻,但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方言笑了笑,表达了对受邀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谢意,然后把白若雪、王安逸、潘耀名等人引荐给她,彼此之间,互相认识。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之后,聂华灵带着一行人,来到接下来要住几个月的“五月”公寓。
    接待人员一见面,就给了方言等人一大堆的信息,比如房间号码、信箱号码……
    再比如,星期几是收垃圾的日子、星期几的晚上有电影、使用洗衣机需塞多少硬币。
    因为房间数量有限,所以两个人一间。
    方言和潘耀名一间,茹芷鹃和王安逸母女一间,白若雪则被安排跟一位香江的女作家一间,而厨房、洗澡间、书房,这些都是共用。
    一日三餐,也需要自己做饭解决。
    好在附近有一家亚洲新货店,可以去采购。
    “每个礼拜,都会有人开车载伱们到超级市场、亚洲新货店,买食物,买生活必须品。”
    聂华灵耐心讲着,事无巨细。
    方言打开冰箱,里面空空如也。
    “明天上午,你们就可以去采购。”
    聂华灵说国际写作计划会给每人发一笔津贴,大概有1800美刀,相当于三个月生活费。
    “那晚饭的话……”
    潘耀名等人面面相觑。
    “当然是到我家,我们要好好招待你们。”
    聂华灵说她们家就在“五月”公寓后面的一座山的山腰上,距离相当地近。
    方言道:“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别客气,千万别客气。”
    聂华灵摆了摆手,“我对华夏作家多少会偏心一点,照顾得会更多一点,接下来的日子,你们就安心好了,一定会很快活。”
    接着慈眉善目道:“整理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出发,今晚我还请了宝岛的作家来吃饭。”
    “宝岛?!”
    方言和白若雪互看一眼,若有所思。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