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诏夺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阴安守将魏礼,被廉颇以礼相待,而后放回了魏国。
    “上将军,那魏礼负隅顽抗,若是放回魏国,以后魏国其余诸城守将,恐怕都会抱有侥幸心理。”
    “上将军为何不把魏礼斩首示众,用以震慑魏国其余诸城守将,使其不敢与我赵军为敌?”
    待所有人都离去以后,廉颇麾下副将郭旭有些疑惑的问道。
    廉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一封书信交给了郭旭,而后面露悲色。
    郭旭看完书信内容以后,顿时脸色大变,失声叫道:“出征之前,大王不是至少还能活半年么,为何驾崩的如此突然!”
    接连攻下繁阳、阴安以后,廉颇也是斗志昂扬,甚至想过继续带兵南下,攻打到魏国都城大梁,再次立下不世功勋。
    不曾想。
    就在廉颇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忽然得到了赵王丹驾崩的消息。
    赵王丹驾崩,消息尚且没在军中传开。
    若士卒们得知了这个消息,肯定会军心动摇,大举伐魏的时机已然错过。
    正是为此,廉颇才放走了阴安守将魏礼,没有进一步激化两国矛盾。
    “大王驾崩之际,上将军正好被派来攻打魏国,莫非此乃大王故意为之,想要把将军支出邯郸?”
    郭旭乃廉颇心腹亲信,亦颇有谋略。
    当初起兵伐魏之际,郭旭就感觉有些蹊跷,认为赵王既然想要拿下繁阳,不应该仅仅派遣五万兵马才对。
    为了此事,郭旭曾经还向廉颇进言,说其中可能有些猫腻。
    廉颇却自信心爆棚,认为此乃赵王丹信任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仅仅率领五万兵马,就可以攻克重邑繁阳。
    事实也证明了,廉颇的确仅仅凭借五万兵马,就攻下了繁阳。
    不仅如此,就连作为魏国北方门户的阴安,都被廉颇一举拿下。
    只不过,当赵王丹驾崩的消息传来以后,不管廉颇取得了多么好的战果,这场战争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
    最为重要的是,身为上将军兼相国的廉颇,居然在赵王丹驾崩之际,没有处于权力中心邯郸。
    甚至于,就连给赵王丹定谥号,以及太子偃执政这两件大事,邯郸都没有正式派人通知过廉颇。
    廉颇得知赵王丹驾崩的消息,也是通过私人渠道,而非邯郸朝廷的正式通知。
    将所有事情都串联起来,廉颇忽然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知道,自己可能要被冷遇了。
    邯郸城,王宫内。
    太子偃看着来自南方的捷报,却并未露出丝毫笑容,脸上反而阴沉如水。
    “太子,怎么了?”
    宠臣韩仓见状,急忙上前询问缘由。
    “廉颇不仅打下了繁阳,还攻克了黄河南岸之阴安,如今三军士气正盛,廉颇请求邯郸继续发兵支援,直取魏国都城大梁!”
    这封捷报,乃是廉颇尚未知道赵王丹驾崩以前,向邯郸发来的文书。
    按理来讲,廉颇身为赵将,能够攻下繁阳、阴安这两座重城,作为赵国统治者的赵偃,应该欢欣鼓舞才对。
    只不过,廉颇越是立下赫赫战功,想要削其爵、夺其权也就越难。
    如今的赵国,外有赵嘉割据申岐之地,内有廉颇功高震主。
    无论廉颇继续扩大战果,还是让廉颇顺利返回邯郸,对于赵偃那尚不稳定的统治而言,都并不算好事。
    韩仓与郭开乃挚友,二人都嫉贤妒能,且喜好拍马溜须。
    历史上李牧被陷害身死,不仅有郭开的功劳,韩仓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若郭开还活着,韩仓自然不可能成为赵偃首席心腹。
    可惜郭开死了,那么韩仓也就有了上位的机会,甚至有机会像历史上郭开那般,成为赵之相国。
    历史上,郭开陷害廉颇固然因为私仇缘故,也未尝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廉颇不从相国之位上被拉下来,郭开就没有机会担任赵之相国。
    相同的道理。
    韩仓若想在赵偃来年真正继位以后,登上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必须将廉颇拉下马。
    “廉颇这些年倚老卖老,居功自傲,对待太子多有不敬。”
    “且臣听闻,廉颇私下曾多次谓左右言:若公子嘉能够尽早继位,定能带领赵国走向强盛。”
    赵偃听到这里,脸色阴沉的有些可怕。
    他背着双手在屋内来回走动,最终有些颓废的说道:“父王此番派廉颇伐魏,固然有将其支出邯郸之意。”
    “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并不认为廉颇能够攻下繁阳。”
    “那样,待吾继承王位以后,也就能以此为由,将廉颇降官削爵。”
    “可是如今,廉颇不仅攻下了重邑繁阳,更是拿下了阴安这座险峻要塞,声威无人能敌,寡人如何制约于他!”
    赵偃脸色有些狰狞,语气中却是带着浓浓的无奈。
    韩仓闻言,却是低眉垂目的说道:“廉颇不管立下多大功劳,始终都是臣子,太子想要夺其兵权、削其爵位,只需一道诏书即可。”
    “纵然廉颇在军中威望甚高,军中上下毕竟都是赵人,又有多少敢随廉颇叛乱?”
    韩仓之言,让赵偃猛然惊醒。
    不过他仍旧摇头道:“什么都讲究师出有名。”
    “父王新崩,吾尚且没有真正继位,若无缘无故夺其兵权、削其爵位,恐怕会寒了众人之心。”
    韩仓笑道:“谁说师出无名?”
    “先王令廉颇攻繁阳者,乃因昔日魏王许将繁阳割让给赵国,却出尔反尔之故。”
    “以此为由攻打魏国,我赵国占据道义,师出有名。”
    “廉颇却好大喜功,不顾赵、魏盟国关系,贸然扩大战端,拿下繁阳之后更是攻克阴安,极大伤害了两国之间感情。”
    “太子觉得,这个借口算不算师出有名?”
    赵偃闻言先是有些愕然,继而大喜过望。
    这个借口虽然有些牵强,若真要追究下来,倒也说得过去。
    廉颇出兵以前,赵王的确吩咐其攻下繁阳,并没有令其扩大战争的意思。
    如此算来,真要给廉颇扣上一个好大喜功、不遵先王诏令、破坏赵、魏两国关系的罪名,谁也挑不出毛病。
    “传我诏令:廉颇不遵先王诏令,蓄意破坏赵、魏两国关系,今以乐乘将军代廉颇帅位,统帅南征五万大军。”
    “廉颇得到诏书以后,克日返回邯郸,不得有误!”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