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 剧本荒:从寄生兽说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源腾讯动漫·世界风专题
    导言
    作为快消行业的前沿阵地,acg产业向来以紧跟时代、迭代迅速着称。但近些时日,伴随着《浪客剑心》真人版电影、《寄生兽》动画化的大获成功,一系列本已埋藏在阿宅们脑回路深处的经典作品又重拾往日荣光,享受了一番新瓶装旧酒的特殊待遇,还叫好又叫座地赚取了不少感动的泪水和火热的钞票。那么,当下产生这种“老树生新芽”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和当前acg界尤其是动画界的“剧本荒”现象有莫大的关联。今天,就让笔者就此剖析一二。
    剧本荒的成因
    剧本荒,顾名思义,就是剧本的供给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众所周知,无论是动画还是电影,其构成的根基都是剧本,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尤其以动画来说,虽然业界向来不乏优秀的原创作品,但总体论之,更多的动画作品依旧还是基由已有的优秀剧本而生产出来的,即所谓的“改编作品”。
    改编作品的好处有二:其一,有完成度较高的故事、人设基础,内容上有保障;其二,原作品一般都已经经过了市场验证,拥有一定程度的受众群体,收入上有保障。日本动画作品历史久远,但就改编作品的形式来说,无外乎漫画改编、游戏改编、小说改编这几种路数。漫画改编是最为古老也最为持久的方式;游戏改编基数不大,虽然不乏优秀作品但总体上跳不脱锦上添的地位;近年来轻小说改编动画大行其道,也确实涌现了诸如《魔法的**目录》《龙与虎》《无头骑士异闻录》等一批优秀的作品……但是这种迅猛的势头在持续了不到十年之后,明显有放缓的趋势。
    而改编作品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美疲劳。早期的一批经典轻小说资源断断续续地被榨取干净后,近一两年来的改编作品颓势渐增,虽然也涌现了如《刀剑神域》这样的强力大作,但同样有更多诸如《三坪房间的侵略者》《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这种陪太子读书的尴尬产品。轻小说作为票房灵丹妙药的时代已经过去。
    究其原因,无外乎此类小说在形式上有较为严重的重复性,套路上也彼此相近,加之过于强调角色塑造,使得绝大多数小说的故事性匮乏。单纯卖角色本来不失为动画商业操作的一种合理手段,然而一旦使用得过于频繁,使得读者感觉乏味无趣的话,即便是产品本身质量尚可,也是无力回天的。
    但厂商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一条路走不通,那么就改变思路,正是在这种特殊时机,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本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年轻一辈甚至知之甚少的经典老作品上。
    老树开,应对剧本荒的灵丹妙药?
    说到《寄生兽》这部作品,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恐怕都只能在80后以及更为年长的读者(之于日本就是平成一代以前)脑海中搜寻到些许记忆断片。《寄生兽》的漫画连载于1990到1995年,虽然曾获得1993年第17回讲谈社漫画赏,1996年更是获得第27届星云奖,作品在口碑方面毋庸置疑,但对于国内读者来说,这部作品无非也只是九十年代以后伴随着盗版漫画大潮涌入国内的诸多日漫中口味略重的一部罢了。作品中颇为惊悚的分尸、人体扭曲镜头虽然满足了当年懵懂少年们的些许猎奇述求,但故事中带有伦理思辨的内涵恐怕早就都随着粗劣的盗版书印刷质量一同被小读者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然,《寄生兽》中的五味杂陈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不可否认,优秀的剧情表现和深层思考代表了日本平成初年漫画界的一个特点,即角色均服务于故事,作者创作的重心在于通过画笔讲述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情节。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优秀的漫画家都身兼剧本创作和绘图的双重职业,这和近十年来动漫界、至少是大多数商业化轻小说、漫画作品中侧重于塑造角色的风向决然不同。毫无疑问,重视角色的塑造是因为角色本身比剧情更为直观,更容易被读者所直接体验感受,同时也和各种周边产品联系紧密、易于转化(一个萌妹子可以很容易地变身成手办、抱枕和其他角色商品,但是剧情?充其量只能刺激阿宅们购买dvd的**)。
    但这样便造就了一个死局,因为一部动画作品(也包括电影等其他形式)如果没有好的剧本支撑,固然可以通过打角色牌忽悠一部分萌豚来捧场,但如果仍旧这样下去十部、五十部作品呢?过于商业化的环境早就使得受众喜好的角色类型较为定型,无外乎就是傲娇、病娇、天然呆、女王、大小姐那么些耳熟能详的品类,比之故事的千变万化,其实可变性着实低下,看久了自然会腻味。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资方发现一度尘嚣直上的轻小说改编经不起市场的长期验证,而作为传统资源库的漫画界又缺乏足够多足够给力的新晋作品时,自然会将目光投向故纸堆深处但还尚未被彻底发掘的经典老作品了。
    两面性,重启旧作的利与弊
    上文说的概念略为抽象,接下来笔者打算联系具体作品,谈谈经典旧作老树开的利弊。
    首先还是让我们以《寄生兽》为例。一部旧时代的经典作品在当前重生,改编成动画或者电影,首先需要面对的无非是以下两个问题:对于原作氛围的还原程度(主要体现为美术风格方面);是否需要大刀阔斧地改编情节?还是最大限度上尊重原着?
    这两个问题一表一里,虽然看起来主要取决于动画制作方的态度,不过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归结于观众的接受程度。毕竟老作品大都根植于其所处的年代,在审美趣旨等方面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时代烙印。虽然人们常说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但acg毕竟是个快消行业,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不会有耐心面对过于浓厚的“昭和风”画面并且感同身受,就好像你不能勉强一位看惯了高达seed和00的九零后观众去对0079的古早画面和简陋配色甘之若饴一样。
    《寄生兽》连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由于时间背景是“现代”,故事中自然体现了不少平成时代早年的社会风貌。对于看过原作漫画的读者,作品中男主角老爹吃饭时不离手的报纸、男主角那平整的偏分发型、女主角那有点妇女主任风格的短发、年轻人穿着的格子衬衫、混混们标准的飞机头……这些符号无一不体现出九十年代日本的点点滴滴。对于本来就会投影现实的艺术作品来说,这种对于现实社会的侧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时隔多年之后重新改编成动画,需要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才会比较妥帖呢?
    制作组用实际行为给出了答案:老爹看新闻的媒介从报纸改成了ipad,妹子的发型变成了时尚些的萌系风格,格子衬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当下流行的青年人打扮,就连梳飞机头的混混,也变成了头戴绒帽的潮人,更重要的是,角色们都用上了手机……
    《寄生兽》的这种改变是一种十分合理的尝试,避免了在场景和人物直观形象上造成观众的先置性不适应感,而是采用普通受众耳熟能详的细节来增强代入。尽管如此一来,会产生和原作氛围上的差异,但对于《寄生兽》这部作品本身来说,重点在于讲述一个曲折的故事而不是社会现象,且这个故事的内容本身和时代背景的挂钩并非特别紧密,所以不论是发生在哪个时空,都还是具备说服力的。
    比较关注日本娱乐文化的读者可能知道近期的一部日剧《年轻人们2014》,这部集结了妻夫木聪、瑛太、苍井优、长泽雅美的大制作不但是富士电视台55周年的纪念日剧,同时也是对于1966年同名日剧的致敬之作。在拍摄过程中,《2014》完全再现了当年的社会风貌,从场景到道具,甚至人物之间的相处模式都和50年前如出一辙,但带来的结果就是:从第二集开始收视率就暴跌至8%以下,观众们表示过于复古的剧中环境缺乏代入感,各种跨越年代的说教戏更是让人穿越感陡增。联系到《寄生兽》上,假如动画制作方也和《年轻人们2014》的剧组一样,基于超越年代的浪漫情怀完全再现漫画中的时代风貌,恐怕《寄生兽》的动画在一开始就会被当前经受多重废萌和其他流行元素洗脑的阿宅们弃番。
    而第二个问题——即剧情改编,就会复杂得多。毕竟氛围只是表层因素,对于打剧情牌的作品来说影响可能并不致命,但是剧情走向则是这类产品的命脉所在,是原作赚取口碑的基石,一个处理不当,很可能两相不讨好,既得罪了原作党,也会被没看过原作的动画党嘲笑+无视。
    可能有人会说,那就按照原作的剧情改编不就好了?反正像《寄生兽》这样的作品,漫画赏啊星云奖啊得了一堆,剧情早就通过了iso品质国际验证,直接照搬应该完全ok的?
    事实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老树开比新作改编需要顾及的细节要多出不少。首先,虽然经典可以跨越时代,但势必还是要受到时代的制约,20年前的经典既可能是内容上的,也可能是创意上的,更有可能是二者兼有。以《寄生兽》来说,在九十年代初期,右手生出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异种生物毫无疑问是种跨时代的创新,前无古人,在读者看来新鲜感十足,时髦值爆表,可隔了20年之后,诸如《美鸟伴身旁》之类的作品早就将这个idea加以了进一步的大肆发挥,并且还附带了各种各样的其他属性,时至今日再看《寄生兽》男主角新一右手上那个可以自由变化、絮絮叨叨的玩意儿,至少在创意上已经无法带给读者足够的冲击感了。
    这可怎么办?改设定吗?当然不行,要是连右手这一关键设定都改掉,米奇便不再是米奇,寄生兽也不再是寄生兽了。过大幅度地改动原作设定可以归纳为一种当前流行的说法——“ご都合主义”(注:简单地说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一般用来嘲讽作品编剧缺乏节操),固然是方便展开故事,可也就失掉了作品原有的神髓,变得不上不下、如同鸡肋。关于这种改编作品的失败例子后文还会提及,此处暂不展开。
    《寄生兽》在对于改编的处理上,走了一条相对较为保险的路子。即保留原作品的主干内容,但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修枝”,例如在不影响原作故事走向的前提下,将角色的性格根据现代受众的审美进行细部修正,于是乎男主在前期就会比原作漫画显得更为软弱(而且是那种适合出本子的弱受性格),女主的性格也变得温软了不少,萌点有所提升,一些角色之间的冲突刻画得到加强,同时利用动画“可动”的优势增加动作、打斗戏,提升剧情演进的节奏和文戏、武戏的比例搭配……其实这些都是改编动画的常用手段,毕竟作品载体不同,表现形式肯定要有所更改——但对于经典老作品的改编来说,这些变动会显得更为至关重要,需要编剧们详细分析原作中的各种组成要素,保留那些现如今也能够被观众们所轻松接受的,然后剔出部分不合乎现代市场的内容加以改造,但在改造的过程中又要注意保持作品的整体氛围,以避免被原作党骂四不像,想想还有点小复杂呢(苦笑)。
    除《寄生兽》外,近期还有一部经典老作品的改编蔚为话题,即漫画《浪客剑心》改编的真人电视剧。和《寄生兽》不同,《浪客剑心》在其漫画连载的时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就已经大红大紫过,被改编成了多个版本的动画作品。但真人电影计划则是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才开始启动。这部作品有多么经典,相信不需要笔者在此赘言,但时隔多年以后,这部《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居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票房直接突破了32亿日元,对于现如今青黄不接、极度不景气的日本电影市场来说可谓一个不大不小的神话。对此,不少评论家戏谑谓之“日本的三次元电影还是得靠二次元题材来拯救”,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的电影业和动画业一样,也遇到了“剧本荒”的难题。当各大剧本家面对惨淡的票房市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部改编自经典“老”漫画的作品横空出世,是否能够成为产业的强心剂尚难断言,不过确实给业界普遍存在的剧本荒指点了一种出路。
    凡事没有绝对,面对“剧本荒”,从经典老作品中挖掘资源同样不是回回都能生效的灵丹妙药。在《寄生兽》《浪客剑心》这类成功例子的背后,也有血淋淋的反例在警醒着世人(的氪金x眼)。2014年10月开播的日剧《地狱老师》同样改编自日本上世纪末的降妖类经典同名漫画,有点年纪和资历的读者应该会对这部作品有些印象。作为妖怪类战斗+普及妖怪常识+无节操卖肉作品中的翘楚,《地狱老师》漫画版同样拥有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可真人版定妆照一出,国内国外网络上哀鸿遍野,为什么?就因为那连cosplay水准都不如的、糟糕至极的角色还原度,在皮相上就已经让原作粉丝吐血三升,没看过原作的观众想必一看这不伦不类的角色造型也就早已退避三舍了。
    如果说定妆照只是外皮,具体内在情况还不详的话。待到电视剧实际播出后,怀着宽容(自虐)心理的苦逼读者们作为试水实际看了一集之后,估计连胆汁都要吐出来了。烂到无与伦比的化妆、浮夸俗烂的演技、莫名其妙的背景改动、惹人生厌的角色性格塑造……这部电视剧简直将当前日剧的各种缺点都无限放大化,活生生地虐待着观众的忍耐力顺便嘲弄着大众的智商。剧本不够经典作品来凑?没这么简单!
    剧本荒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但也绝不是长久的。它是市场选择的一种必然产物,是动画、电影行业进入低谷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笔者看来,偶尔出现的“剧本荒”并非完全的坏事,一方面,它能够让过于浮躁的市场得到一定的自省时间,可以比较客观地回顾产业现状,进行反思,自主修正某些一窝蜂、扎堆改编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市场得以活性化和多元化,使得广大读者和观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结语
    改编旧的经典作品只是一种尝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功,但也绝非灵丹妙药。今后,“剧本荒”现象必然还会间或出现,可以想见,应对这种现象的手段也会更趋多样化。不管如何,对于广大宅众来说,看着业界不断推陈出新,动画、电影的风向市场更改倒也是件乐事——谁不想多看点新鲜玩意儿呢?这或许就是“剧本荒”最大的正面功效。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