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日记 - 第297章 兄弟反目(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7章 兄弟反目(求月票)
    陈箓是何许人也?
    他是晚清时期中国最早的外交家之一,曾经出任过北洋政府外交次长,代理过外交总长,后担任过驻法国全权公使。
    民国政府成立后,此人未受到重用,蛰居在上海做寓公。
    上海沦陷后,北洋军阀时期的老政客梁鸿志在虹口组建了“维新政府”,后来搬到了金陵,和汉奸王克敏组建的北平伪政府遥相呼应。
    老而不死是为贼。
    陈箓陈某人耐不住寂寞,瞅准时机复出,出任了金陵伪政府的外交部长,他的儿子陈友涛就任伪外交部总务司长。
    所以制裁陈某人,不但能直接打击金陵伪政府,对叛国投敌苟在河内的汪某人也是一种震慑。
    但暗杀此人绝非易事,陈箓此贼既“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做汉奸,最看重的便是自己的安全问题。
    他雇佣了20多名保镖,出则重重保护,入则壁垒森严,将自己武装的好比乌龟北上的长刺,又硬又尖难靠近。
    此人住在法租界愚园路二十五号,住宅一边是意大利兵营,一边是日本人暗中的机关,斜对面又是静安寺的巡捕房,简直是乌龟壳作鼓--硬邦邦。
    就这样陈箓还不放心,在他家门口专门设了一个岗亭,岗亭内有警卫,弄堂两头同样设有警卫,24小时警戒巡逻。
    在这种地带别说登堂入室搞刺杀,就是接近他的住宅都困难。
    但刘戈青虽是白面书生,却是智勇双全,不是蛮干的人,既然从外面不能突破,那就想办法从内部瓦解。
    经过几天调查,刘戈青了解到陈箓此人的儿媳是张少帅的妹妹,所以他的保镖之中有几人就是张少帅当年的卫兵。
    所以刘戈青便想从这几人那里寻找突破口。
    刘戈青找到了他的好友东北人刘海山,此人做过国父孙某人的保镖,为人豪爽,慷慨义气,在一众寄居上海的东北军中很有影响力,是备受尊重的大哥。
    刘戈青将事情一说,刘海山便找到了自己的小老弟,给陈箓家作保镖的张国栋。
    张国栋虽然顾虑杀了陈箓会害兄弟们丢了饭碗,但谁也不是心甘情愿保护汉奸,稍作犹豫,就提供了一张陈箓家及其周边的地形图。
    有了地图,刘戈青迅速组建刺杀团队,研究地图,分派任务,确定动手时间。
    这个时候张国栋提供了关键信息,大年三十这天陈箓由金陵回家祭祖,于是将行刺时间定在了这天。
    万事俱备,却不想在领取武器的时候出了意外。
    潜伏区大家都是伪装成老百姓,别说出门带枪,为了安全,家里都不能藏枪,行动队的武器统一保管在上海区的老人林之江那里。
    但此人已暗中和李士君搭上了关系,正准备投靠李士君当汉奸,怎么可能提供武器?
    但他又害怕投敌的事情暴露被制裁,本着两边谁也不得罪,直接躲起来避而不见。
    没有武器,一切计划都要泡汤。
    刘戈青怒火中烧,直接带人找上门去。
    林之江老婆看几人“凶神恶煞”的摸样,怕他们一怒之下干出意外之事,只好说床下藏有子弹。
    拿到子弹,行动队员朱猿山又将埋藏在地下早就锈迹斑斑的三支手枪拿了出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能不能用,都要试一试了。
    当晚天公作美,下起了鹅毛大雪,刘海山趁着陈家门口的警卫躲在岗亭抽烟避寒的时机,拿着生锈的手枪一个箭步冲上去就制住了三个卫兵。
    刘戈青紧随其后,缴了三人的枪。
    然后几人分工明确,放哨的放哨,监视的监视,策应的策应,直接从后门进入陈家。
    陈箓正带着一家老小准备祭祖,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告诉祖宗先人,我这个后辈太孝顺了,现在已做汉奸,供奉不会少,反而会更多,您们可千万不要跳出来啊!
    不管陈家祖宗作何感想,当时是也,刘戈青带着另一位队员徐国琦穿过厨房进入客厅。
    徐国琦见陈箓坐在沙发上,抬手就是一枪。
    但这枪打偏了,陈箓反应迅速,直接躲在了沙发后面。
    枪一响,立刻惊动了屋内的其他警卫,万分紧迫之际,刘戈青临危不惧,冲上去对着陈贼的脑袋就是两枪。
    确认对方已死,他从容不迫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标语“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公除奸伪,永保华夏”,扔在陈贼身上,然后一边开枪还击应付保镖,一边迅速撤离。
    杀人留标语,军统的纪律是不允许的,但这是“铁血青年团”的惯有手法,刘戈青这么做就是为了混淆视听,让陈家人摸不清刺客底细。
    陈箓被杀的消息迅速登上第二天的头版头条,戴老板收到电报异常欣喜,立刻安排刘戈青等参与行动的人迅速撤离上海,到香江接受嘉奖,并勉励述职结束的王天林立刻回上海主持工作。
    但王天林前脚刚走,副区长赵理彪后脚就到了。
    刺杀陈箓的事和他半毛钱关系没有,他自然不是来表功的,而是担心王天林趁着述职的机会在戴老板面前说自己坏话,特地来反映情况的。
    “戴先生,您可要为我做主。”
    刚一见面,赵理彪就叫屈起来。
    戴春风对将区长的位子给了王天林,对赵理彪心有亏欠,耐着性子问:
    “出什么事了?”
    “还不是王天林。”赵理彪也是同样的说辞,但他接下来的话出乎戴老板的意料。
    “王天林一到上海就和陈明楚勾结到一起,在区里拉帮结派,这也就罢了,我理解他想要开展工作的急迫心情,可陈明楚算什么东西?他做助理书记都够呛,怎么能胜任区书记呢?”
    见戴春风脸色沉下来,赵理彪继续拱火。
    “戴先生,上海区书记是郑修远,兢兢业业,干的好好地,结果王天林一来就把他贬为外勤,事先还没有和我商量,这不是胡来吗?
    除此之外,他还对区里面的人事大动干戈,我就想知道些件事情戴先生您知道吗?这不是明摆着违反家法,将戴先生不放在眼里吗?”
    “此话当成?”戴春风冷眸死死盯住赵理彪。
    赵理彪眼神毫不躲闪,信誓旦旦道:
    “这种事我哪有胆子撒谎,戴先生要是不信,发封电报问问就知道了,或者可以让王天林前来对峙。”
    人事即政治,从来就没有简单的。
    按照军统局的纪律和规定,区长、书记官等主要负责人都是由局本部直接任命的,区长无权干涉。
    王天林擅自撤换区书记,就等同于蔑视上峰。偏偏王天林汇报工作时提也没有提过,是可忍孰不可忍。
    戴春风一向好面子,绝不允许任何下属挑战他在军统的权威,他想不到出了翁光辉的事情后,还有人胆敢背着自己这么干。
    翁光辉是特务处时期任命的第一任上海区区长,此人搞到一份有关红党的重要情报,企图不经戴老板的手,越级向常某人汇报,好邀功请赏。
    此人曾经担任过海军舰长,便利用老关系搭乘海军军舰从上海到九江,准备上庐山面见常某人。
    但他小看了戴春风,一得到消息,戴老板直接坐飞机从金陵先一步到九江,拦在港口将翁光辉扣押起来,搜去情报,撤去他区长的职务,改由金陵培训班的教官于乐醒担任。
    翁光辉事后被秘密处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翁光辉才死几年啊。
    戴春风实在想不通王天林哪来这么大的胆量,竟然公然违抗家法,老虎头上翻跟头,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他又想到被自己派去河内监视汪填海的陈恭树,迟迟打不开局面,反而牢骚不断,心里不由失望。
    这些被他寄予厚望的军统元老,一个个以功臣自居、欲壑难填不说,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目无团体、不守“家规”,且自由散漫、胆大妄为。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戴春心里风怒不可遏,但不想在赵理彪面前暴露出来,只是沉着脸让他回去。
    “是。”告状的目的已然达到,赵理彪恭敬地敬礼退了出去。
    说来也巧,赵理彪离开不久,戴春风正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王天林又找上门了。
    “你不是离家香江了吗?”
    “上海的工作我离开前就部署好了,在香江逗留几天有啥关系?”
    王天林是为“邀功”而来,全然没有注意到戴春风的神色,得意洋洋说道:
    “雨农兄,怎么样,刘戈青这一枪,干净利落,不但将汉奸梁鸿志和王克敏震住了,对汪某人也是敲山震虎。”
    “我问你怎么还在香江?”
    “雨农兄勿怪,上海区总算闹出了点动静,为了以后的工作着想,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把赵理彪调走。”
    这话对早就怒火中烧的戴老板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若是一般情况下,上海区刚立功,王天林这个区长借机提出要求戴老板也就同意了,可此一时彼一时。
    他压抑着心头的怒火,冷声说道:
    “赵理彪是上海区的老人,对上海和上海区的情况都熟悉,如今又是制裁汉奸的关键时期,调走他不合适。”
    王天林愣了愣,虽不明就理,仍然理直气壮地说:
    “他处处和我作对,你不把他调走,我怎么开展工作?”
    戴春风被气笑了,讥讽道:“你把区书记郑修元贬去外勤,也是为了开展工作?”
    这话让王天林愣住了。
    他心说不是军统上海区的某个小人打了小报告就是赵理彪这厮在背后告状,谎言被拆穿,王天林气急败坏,气呼呼说:
    “那又怎样?你不调他走,我走。”
    这本是一句破罐子破摔的气话,想要将戴老板一军,可此刻戴春风同样在气头上,立刻回怼一句:
    “也好,相比起来,还是赵理彪对上海熟悉,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王天林本想将戴老板一军,再借坡下驴,不想此刻被架了起来,涨红了脸,恨声质问:
    “戴雨农,你什么意思?”
    戴老板看都不看他,不软不硬地说:
    “你长期在北方,还是回平津去吧。”
    王天林不可置信地看着戴春风,心说老子一个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从投奔你开始,就对你忠心耿耿,你说杀谁就杀谁,现在倒好,我不过是提了点要求罢了,你竟然丝毫不念旧情,如此对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
    当年萧何的手下对萧何建言,让他将儿子送去前线以安刘邦之心,萧何不明所以,说我对大王一向忠心耿耿,这么多年从未改变,用得着吗?
    手下说,你是没变,但大王呢?
    萧何警醒,立刻让儿子随同押送粮草的一起到刘邦帐下效力,刘邦大喜,心乃安。
    这体现了萧何的政治智慧和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
    戴春风早年是讲义气,重友情不假,但随着军统的不断扩大,他更看重的是权利和威望,以及手下人的忠心。
    他的威望不容任何人挑战,即便是王天林这个早年的好兄弟也不行。
    但王天林却没有一丝的自知之明,也没有做过反思,他还是以前的他,虽身居高位,依旧自由散漫,讲求哥们义气。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他眼中30出头的赵理彪不过是个愣头青,和他的老成持重、神机妙算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两人角逐,出局的竟然是他。
    ‘你戴雨农也太偏心了吧?爱之若珍宝,弃之如敝履是吧?’
    心里恨恨想着,王天林脖子一梗,冷笑道:
    “好,说吧,想将我发配到哪儿去?”
    戴春风是吃软不吃硬的主,看着面前满头斑驳、年过甲的王天林,本于心不忍,只想将他赶回平津去,此刻见王天林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和自己对着干,心里一横,直接说道:
    “你和陈恭树先后离开平津,那边的人事已做了调整,仓促之间不便再换。
    我看这样,你先委屈一下,回天津做直属情报员,直接我和联系,一切电信由天津区代转。”
    直属情报员自然是无任何官职的大头兵,这是直接将王天林一撸到底了。
    “好,我接受。”王天林咬牙切齿地看了着戴春风,直接摔门离去。
    但他却没有去天津站上任,而是去了上海,间接引发了上海区的一场大地震。
    这是谁也始料不及的。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