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 第134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吃着饭的朱允熥随口提起,“祖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勋贵人家的子弟,现在有些不堪大用了?”
    老朱就说道,“你大舅子,九江,这都是有些本事。江阴侯吴高,也能算得上名将。”
    朱允熥不太满意的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比起咱们当初的声势差远了。”
    “那不能比!”老朱就严肃的说道,“咱老家的那些人都是良将,哪个不是百战余生活下来的?就说九江这些人,多是读兵书,能练个兵。遇到了个小的蛮夷叛乱都是大战事,他们又能有几回机会真刀真枪的打一场?”
    老朱语重心长,说道,“咱们那会儿是打输了,说不定就没了性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在琢磨着打仗,就是要被人打。打了一百场仗能活下来,不是名将也是猛将,看都看会了。”
    真要这么说也没太大的问题,实战就是最好的检验舞台。
    名将都是打出来的,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战绩来说话。
    话虽如此,不过朱允熥还是说道,“祖父,如果天下承平,文官那边必然是源源不断有新人。咱们勋贵、武将这边虽说也是世袭,只是到底比不上文官。”
    老朱也不无这些担心,可是只能问道,“你有什么法子?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开国初期都是勋贵厉害,文官到底是要慢慢有些权势。”
    “文官,肯定不能只是让那些读孔孟之道的人进来。”朱允熥就说道,“现在那个严震直就不错,从一介小吏成了工部尚书。”
    老朱就严肃起来,“允熥,这么做那些文官可是要反了天!”
    “我知道。”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听过温水煮青蛙的说法,也不一口气就弄的文官不服气,咱们慢慢来。以后文官里头也有些小吏,科举也是正途,还有拣拔、举荐,总之不能就是高官显贵全都是科举出身的儒家子弟。”
    老朱又问道,“真要是如此,那些小吏当了官也是个隐患。”
    千万不要小看那些所谓的小吏,当官的很多都是到了任期就走人。
    而一些小吏都是地方上的地头蛇,有些小吏甚至可以架空主官。
    “当了官,他不走都不行。”朱允熥就说道,“给他们一个官身,以后想要盘踞一方可不行。”
    朱允熥继续说道,“以后小吏可为官、布衣可为官,就算是工匠也可为官。”
    老朱不太乐意,“那咱定的户籍之制不就是废了?”
    “户籍肯定不能随意动,只是也没必要限制的太死。”朱允熥开玩笑说道,“祖父,以后咱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老朱揉着眉心说道,“咱啊,现在真有些怕了,伱这么折腾下去,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朱允熥坏笑起来,“先前选的那个皇太孙这两天就要进京了。”
    老朱盯着朱允熥,有些无奈的说道,“又要折腾允炆?”
    “话说的真难听!”朱允熥不满的说道,“我那二哥可是天下皆知的贤王,他一直都是忧国忧民、为大明江山社稷思虑。那些话说的,不只是他听了不高兴,我心里也不痛快。”
    老朱懒得理这个厚脸皮的孙儿,说道,“你家老四回乡了?”
    “嗯,眼看着十岁了。”朱允熥就说道,“先回乡祭祖,过几年也好册封。”
    老朱点头,说道,“老四、老五不能让他们去江南,也不要让他们去当塞王。离的太远不好,离的太近也不行。吕氏那三个,不能让他们靠的太近、有往来。”
    朱允熥心里明白,不过还是说道,“老五倒也就罢了,他还小。老四的话我心里有数,我那几个兄弟,我还能让他们吃亏不是?”
    老朱也不再多说,以后有些事情他也管不了,自家孙儿太有想法了。
    “我准备弄个武苑,以后冯胜、傅友德这样的,就弄去武苑。”朱允熥直接说道,“帮着带带兵不说,也教一教勋贵子弟。以后五军都督府、武苑以及一些卫所的将校,我也直接管着。”
    老朱咳嗽一声,说道,“咱设了卫学。”
    这倒不是在自夸,老朱还是比较在意卫所军户子弟的教育问题,所以有卫学。
    和刘瑾斗法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就是军户出身,实际上正儿八经的‘儒户’进士反而不如军户、匠户、盐户等子弟。不过这些人当中很多也是正经科举,所以也算是‘读书人’,也都以儒家子弟自居。
    大明现在的一些公办学校,各地州府的县学等等不说,卫所的卫学教育质量也颇高。
    “我知道,只是读书人有国子监,卫学也该有武苑。”朱允熥侃侃而谈说道,“武周的时候就有了武举,宋时完善武举有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我们大明也该如此,应该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老朱立刻笑了起来,“咱先前给勋贵承袭爵位、军户承袭父兄之职定了规矩,你就想着再管一管?”朱允熥也立刻说道,“是这个理,总要是拾遗补缺、不断完善才好,虽说这也不是最完善的,但是也该如此。我还想着在武苑不只是如此,火炮、短铳,到时候这些军械制造也该纳入其中,得有人研究啊!”
    老朱就说道,“不是有火药司么,不是有兵部、工部么!”
    “将士才能知道哪些武器好用,更知道战场该有哪些东西。”朱允熥就说道,“咱们顺便再削一削职权,也不是坏事。”
    老朱总觉得自家孙儿肯定没憋着好屁,不过仔细想想好像那些提议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仔细想了想之后,老朱说道,“武苑的事情你先弄一下,武举的事情暂时放下。”
    看到朱允熥想要反驳,老朱就解释说道,“先踏踏实实办好一件事情就行,武苑到底不一样,随时都能给废了,武举就不一样,能成定制。”
    听到老朱这么说,朱允熥也不反对,所以现在还是稳妥一点的比较好。
    老朱随即又说道,“武苑弄出来了动静,你再弄武举。真要是做不成,和你这个皇太孙没关系,是咱这个皇帝的意思,只是咱晚年昏聩。”
    朱允熥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那就默认这个理由好了。
    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有些事情咱这两年能看得到,能给你把关。有些事情咱看不到,还是要你以后慢慢理顺。”
    朱允熥也点头说道,“我也心里有数,我也没打算一口气就把事情都做好。先慢慢的来,脚踏实地的做好一些事情也就行了。”
    对于朱允熥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老朱自然是非常满意的。
    他最担心的就是朱允熥主意多,会冒进。可是再想想自己孙儿的性格,绝不是那种冒进的性子,甚至有些事情沉稳的过分了,都不像是这个岁数的少年该有的样子。
    现在有老朱这个靠山,朱允熥自然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冲在前面。
    老朱现在还可以帮着朱允熥坐镇,有着这位开国皇帝的把关,也好顺利去做一些看似有些困难的事情了。
    在老朱和朱允熥商量着一些事情的时候,武林王朱允炆忧心忡忡,眼看着就要倒应天府了。这座他出生的城市,以及他失意的城市,现在终于又要见到了。
    自从就藩杭州以来,朱允炆也偶尔回来,朝觐不用说,包括先太子的忌日也都要回来。
    只是如果允许,他绝对不想回来,因为他不是衣锦还乡,只是更加的失落。
    去年还曾经有些暗喜,觉得那人被文官欺负的厉害,可是今年年初听到了一些事情之后,本来就比较安分的朱允炆更加老实本分了。
    这一次回来按说是先太子的忌日,可是朱允炆真的很怕被折腾。
    朱允熥刚刚回到东宫,朱有容就说道,“刚过来传话了,说是允炆这两天回京想要见一面。”
    朱允熥非常无语,“他们母子见面,我还能不许?这么不近人情的事情我做不出来,让他们见一见。免得允炆担心我苛待他母妃,免得吕氏担心允炆缺胳膊断腿。”
    朱有龄就藏不住话,说道,“那我安排人跟着,免得他们说话失了体统。”
    朱允熥看着自家二姐,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自家两个姐姐有进步,现在也不算是傻白甜了。可是要说她们现在就是多么的有心机等等也谈不上,自小养成的习惯,现在让她们一下子就改变也非常难。
    朱有容也说道,“安排几个人过去,不要闹的太难看。”
    朱允熥就只能说道,“大姐、二姐看着安排就是,你们肯定能处理好这些事。”
    朱有容和朱有龄更加开心了,她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回到了书房的朱允熥开始忙起来了,这个皇太孙的位置好啊,有着皇帝帮他保驾护航。还有一个兄长是大明贤王,为了江山社稷劳心费力。
    提笔开始写起来,故意写错几个字、划掉。
    明天允炆看到了这些肯定会更加忧心忡忡吧,以他的性格肯定是忍不住要上奏的。就算是得罪人也在所不惜,谁让他是大明贤王呢!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