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第727章 722共襄盛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7章 722.共襄盛举
    “各位好啊,各位太客气啦,我们有私心的,为了卖种苗赚钱。您要谢啊,应该谢谢那位网友,是他将你们村的资料整理出来参加抽奖的,他才是别无所求,一心为善。”
    骆一航将自己的功劳藏起来,把感谢留给网友。
    电话那端的众位老乡们应该是想到了发布会时候骆一航所说的多赢。
    渐渐安静下来。
    停顿了几秒,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我是皮营圪台村村书记额尔德尼,我谨代表皮营圪台村八十七户,三百一十九人,全体村民,感谢,噜哔哔,嘟啦,嘀嘀嘀,这位网友,你是我们全村的好朋友,欢迎你来皮营圪台村,吃羊肉,喝羊汤。”
    听这名字,皮营圪台村还是个蒙古族村落。
    或者蒙汉杂居。
    真难为这位村书记了,如此难念的名字,竟然一字不差给念出来了。
    给直播间的观众们感动的啊。
    【嘀嘀嘀你这辈子值了啊】、【全村人的好朋友,好幸福】、【老村长好郑重,全村多少户,多少人都讲了,他们真的真的很想脱贫】、【对好日子的期盼】
    【噜啦啦,不管你是男是女,多大岁数,我宣布,你也是我的好朋友】
    【为什么不是我,我也发了的,我也想当好朋友】
    ……
    额尔德尼老人感谢完网友之后。
    骆一航一阵懊悔。
    “哎呀,早知道各位都在,我应该早点直播的。”
    光想着九点网上人最多,没考虑到还有那么多村民也在等着。
    “没事没事,我们等到多久都愿意啊。”扶贫办那位尚广泰,心态很好。
    他们中奖了,能不好么。
    幸亏还有理智,没有炫耀,不然其他正在看直播的贫困村,该伤心了。
    不过感觉也快了。
    骆一航赶紧开始说正事,“麻烦您讲一下当地情况吧。”
    “好的。”尚广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到,“皮营圪台村属于恩格贝镇,是1956年设立,附近一共有八个村子,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人口1952。”
    也就是说,这一片有八个条件差不多的村子,总人口还不到两千。
    面积是真大啊。
    “皮营圪台等八个村子,共同组织了统种共富合作社,共有耕地4300亩。”
    “其中两千七百亩是用了三十多年从沙海里抢出来的,属于砂质土壤,比较贫瘠,全是六级和七级级农田。”
    六七级,就是肥沃度较低,排灌较差。
    这样的田,在平原地区基本上是放弃的,投入高产出少,不划算。
    但就是这样的田,却是当地人,耗费了三十多年,从沙海里“抢”出来的。
    短短一个“抢”字,包含着多少人的汗水、辛苦、血泪,还有多少人的青春。
    唉,不敢想。
    骆一航抱着丁小满又坐回到桌子上,换了个话题:“刚才看卫星图,那边附近好像有一条河,有水么?距离多远?能否灌溉?”
    “有水有水。”这回是那位额尔德尼老人飞快答道,“那是黑赖沟,进黄河里头的,离着三里多,有渠,能引水。”
    “水量怎么样?”骆一航又问。
    这回又换回了尚广泰回答:“原先不行,泥沙多,没几滴水。18年的时候市里搞了拦沙换水工程,在黑赖沟上建了151座拦沙坝,拦洪滞沙,减少入黄泥沙,从而置换出部分黄河输沙用水量。到今年已经置换出2800万立方,农业用水基本能满足。”
    此话一出,弹幕上轰动了。
    【什么工程?一百多座大坝?】
    【我看那个进黄河的小河,那么细,建了一百多座大坝拦沙,没听说啊】
    【怪不得黄河都变清了呢,什么叫基建狂魔!】
    【这种事怎么没见宣传啊,要是国外搞这种工程,能宣扬的满世界都是,八百个媒体吹一年】
    【我查到了,就当地政府发了篇公告,讲了干了这事,然后就没了……没了……】
    网友们在热烈讨论之时。????骆一航又说了一声,“帮我接老齐。”
    很快,齐若木接通,他是视频通话,直接显示在一块屏幕上。
    “老齐,库布齐沙漠中心地带土样你那边测的怎么样?”骆一航也没客套,直接问道。
    齐若木同样没废话,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土层厚度三至四公分,下层砂质和半砂质,有机质缺乏。”
    “解决办法呢?”
    “人工补氮,人工补磷,钾肥足够。不过不是长久之计,使用有机替代,出水口做回弯,种植绿狐尾藻。你那边的蚯蚓土,运三百吨过去增加有机质。”
    “等等。”
    骆一航先把齐若木打断。
    “再接一下时娟。”
    很快,时娟出现在另一块屏幕上。
    这回都没用骆一航开口,她直接说了,“川省农科院的早育技术非常好,我可以抢出五天时间。土层太薄,起垄怕破坏土壤层,需要采用平作,反正那边也不用考虑排水。”
    “施肥方面齐师兄专业,我没有意见。”
    可算有一个好消息了。
    这时候,直播镜头外有人喊了一声,“华中农大赵教授请求连线。”
    “接进来。”骆一航马上同意。
    很快,第三块屏幕上出现一位中年男人身影,正是上次游学来过的赵教授,同样没客套,直接说道:“我校农业机械专业新研发了浅播挂件,应该适合库布齐沙漠地带土壤条件。不过是大型农机挂件。”
    “那太好了。”第二个好消息出现,骆一航转头问道,“尚老哥,当地农机坡道预留了么,整片田还是分块?”
    “整片田,矮田埂,没做加固。”尚广泰马上回答。
    “好,田埂直接推了。”骆一航直接决定。
    这时,又有连线接入。
    “老板,中科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
    “接进来。”
    第四块屏幕出现人影。
    熟人啊。
    “刘工,好久不见。”骆一航打个招呼。
    刘工笑笑,“小骆总,咱们就不客套了,我们实验室鸿鹄t200j改款,专门为北方大平原设计的,可以提供两台。”
    骆一航挥了下拳头,兴奋道:“那可太好了,最少又能抢出三天时间。”
    然后刘工隔空又问赵教授,“赵教授,你们挂件什么接口?”
    赵教授回答:“牵引式,t2779标准,如有需要,可以改造。”
    “没问题,可以匹配,机械式还是电子控制,需不需要单独供电……”
    两人开始探讨专业问题。
    “老板,西北农大请求接入。”
    “接进来。”
    “小骆总,久闻大名,本省英才啊。我们没什么能帮的,就出把子力气,我校安排十位专家二十个学生实地考察,跟一趟全程干点琐碎活,整理资料吧。”
    西北农大说的特别谦虚,实际上,他们是派人现场指导啊。
    还要全程跟,这工作太关键了。
    “老板,东北农大请求接入……”
    “老板,帝都农大……”
    “老板,中科院环境所……”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