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 第96章 杀鸡儆猴(六更爆发求首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杀鸡儆猴(六更爆发求首订!)
    古姜是戚县人,在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的时候,就从家乡逃亡,幸运的避开了曹军的屠刀,活到了现在。
    古姜从小就运气不错,长大了之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婆娘生了娃,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可曹军的血腥改变了他的世界。
    但从结果来看,他还是幸运的,毕竟能从戚县逃出来的百姓并不多,更别说古姜还拖家带口,更成功的在郯城县里找了个工,勉强能养活了年迈的父亲和妻儿。
    在得知徐州新任州牧刘使君想要屯田,召集民户的时候,古姜犹豫再三,最终辞掉了雇工的活计,选择了报名。
    毕竟土地,是刻在汉人骨子里的,对于古姜来说,一个能让自己拥有土地的机会,值得用一切去换取。
    古姜一家四口人,三个大人,一个孩子。
    符合条件的古家,很快就被通知通过要求,被分配到襄贲县屯田。
    古姜一听,有些高兴,毕竟襄贲可就在郯城旁边,靠着州牧老爷近些,总会更有安全感。
    尤其当古姜听说还是州牧老爷家的公子亲自护送他们的时候,那更是喜出望外。
    州牧公子要是常驻襄贲,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二月初三,经历过一天的跋涉,古姜带着家人在州牧家公子的护送下,来到了襄贲县。
    这里有上好的屋舍可供他们居住,晚上还提供了一顿米粥,房屋内竟然准备了柴火和稻草供他们取暖。
    古姜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让他忍不住遐想起料理自家田地的美景了。
    第二天,鲁肃手底下的长吏们开始走街串巷,告诉他们安排的村落。
    刘封特地交代了,所有人统统打乱,错开分配,以免出现大姓霸村的事情。
    这一点,鲁肃落实的很不错,古姜很快就被编入了溪山村。
    这个村子距离县城不远,其实现在所有的村子都不远,毕竟就这么点人。
    五百多户被暂时分成了十个村子,并设置了两个亭长,十个里长。
    古姜非常顺利的来到了溪山村,非常顺利的被分到了田地,其中竟然有十亩地是水田,还有二十亩水浇地,剩下的旱地大部分也都是中田,仅仅只有十亩下田。
    这让古姜喜出望外,这可是足以传家的根啊。
    之前州府中宣传说能每户分田80亩地,他其实并不怎么相信,觉得能分个一半,甚至30亩就已经是老天眷顾了。
    可没想到,州府说的话居然这么准,一点都不缺额少份。
    难怪州府的人都说新来的刘使君是个好官,不但打跑了屠杀咱徐州人的曹兖州,还大公无私,体恤平民。
    听说州府都没有粮食了,刘使君还硬是找大户老爷们借了粮食来施粥。
    好多灾民都说,如果没有刘使君,他们早饿死在城外,喂了野兽了。
    古姜虽然没喝上那救命粥,但对刘使君一样很有好感。
    他一个平民,也无权无势,只能遥祝刘使君长命百岁,多子多福了。
    很快,答应好了的种子、粮食、农具都发放了下来,甚至还发了一条薄薄的被褥,只要在里面塞上干稻草,可是贼保暖的。
    眼看着日子一天过的比一天好,古姜心里自然是说不出的美。
    可唯有一件事,让他有些头疼。
    这麻烦事,就是他的老婆。
    古姜的老婆原来姓陈,嫁给古姜之后,就成了古陈氏。
    这女人哪里都好,孝顺公婆,体恤丈夫,疼爱孩子。
    可就是心气太小,不能吃亏。
    但凡被人占了一点便宜,那真是点了雷公似的,非要大闹一番才行。
    这一次,官府放粮食,原本说好了,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每个月放粮四石半,两个壮年劳力,每人一石半,古姜的父亲给一石,孩子给半石。
    这样的粮食,足够他们吃饱有力气务农了,
    可真发放的时候,古姜他们家只领到了三石三斗粮食,有一石粮食不翼而飞,另外两斗是要孝敬给来分粮的长吏们的。
    要没这点东西,这粮可不好拿。
    古姜有些郁闷,自家媳妇咋就不明白这道理呢?
    看看这溪山村四五十户人家,有哪一家敢闹腾的?
    不都乖乖交了斗税,领了不足称的粮食就算了?
    虽说少了那一石两斗的粮食,确实就不够吃了。
    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也没个野菜。
    但大不了自己就少吃一口。
    反正还没到开春,农活不重,自己慢慢翻下地,总还是能对付过去的。
    等开了春,野菜也多了,到时候多吃点野菜,粮食也就能撑到夏收了。
    可要是你瞎咋呼,惹怒了老爷们,那可绝没有好果子吃的。
    无声无息的弄死全家都是老爷们发善心了。
    就在古姜蹲在门口慢条斯理喝着水,一边胡思乱想的时候,远处来了十几个人。
    为首的是个年轻公子,皮娇柔嫩的,看起来年岁不大,像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可穿着打扮却是挺普通的。
    隔了老远,那公子的随从就冲着这边喊了起来。
    “大兄弟,能讨碗水喝吗?”
    这有啥不能咧。
    老古站起身,冲着对方招了招手,然后回屋重新打了水出来。
    这天气喝凉水肯定冷的慌,老古家也不可能为了喝热水而浪费柴火,也正是这个原因,老古刚才喝水才喝的慢条斯理,其实也是冷的喝不下去。
    很快,那群人走了过来,古陈氏这会儿也不多话了,躲进了屋子里。
    其中一个男子先过来,递上几个铜钱:“大兄弟,冷水着实喝不惯,麻烦您给烧瓮热茶。”
    古姜没收钱,笑着回答道:“不过几碗热茶,要不了这些,你们等会,我叫婆娘这就生火。”
    里面的古陈氏明显也听到了话,也不用古姜去催,径自就去了厨房生火。
    等着热水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来人开始找古姜攀谈起来。
    当聊到分地事情的时候,古姜嘴角就翘了起来,怎么压都压不住。
    只是对方突然话锋一转,询问起粮食够不够吃,还说州府那边可是出了好大的力气,才给他们提供了足额的粮食。
    古姜微微一愣,低着脑袋装没听见。
    古姜没说话,可他婆娘却是忍不住了,直接把门帘一掀走了出来。
    “说好的四石五斗粮食,到手才三石三斗,这冬天里也没地野菜可挖,就是现在少吃点,可等了开春干活,饿着肚子可伺候不好田地啊。”
    “三石三斗?”
    年轻公子来了兴趣,好奇道:“州府当初可是答应的明明白白,每个成年劳力一石半的口粮,老人和八岁以上的孩子一石口粮,八岁以下孩子半石。你们真就只领了三石三斗?”
    古姜瞪了自己婆娘一眼,可她话都说了,现在再遮掩也没用了。
    听见年轻公子的的问话后,只能苦着脸点头道:“给了三石五斗粮食,领粮食的时候,每户人家要再抹掉两斗的损耗。”
    年轻公子明白了,这不就是东汉版本的漂没吗?
    没错,这年轻公子正是刘封。
    这次带着潘璋以及几个护卫亲随离开襄贲县城,就是想走访一下各处村子,问问土地、粮食和各类物资的发放情况。
    只是情况很不尽人意。
    走访下来,竟然是古姜这个村子实给的粮食最高。
    最少的甚至壮年劳力才能得一石粮食,非壮年劳力无粮食可领。
    即便这样,这些人依然欢天喜地,虽然也忧心开春后能不能扛的住繁重的农活,但至少生活已然像是有了希望的样子。
    看来我和父亲的三声五令,以及子敬的谆谆教诲,还是抵不过钱货诱人啊。
    刘封之前也想过,这么大的物资发放,必然会有人想要从中渔利,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只是他总觉得,州府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又几次三番的叮嘱这些长吏,总会有些效果的吧?
    可这结果,真就没人把他和刘备当回事啊。
    刘封心中杀机沸腾,脸上却是挂着笑容,继续与古姜一家聊天,等到热水煮沸之后,喝了碗茶水,然后留下十文铜钱后才转身离开。
    刘封走后,古姜忍不住想要责怪媳妇多话:“伱胡扯个啥,你就不怕多嘴多舌,给家里招来祸害?”
    听到祸害两个字,还倔着脑袋的古陈氏一下子气馁了,嗫嚅道:“还不是粮食不够吃,等开春了干起活来,你怎么抗的住。”
    古姜原本还打算再数落几句,可听到媳妇关心自己的话后,最后也只能化作一声苦涩的叹息。
    而另外一边,离开的刘封已经准备返回县城。
    这一次他出来,已经走访了附近两个村落。
    加上之前已经走访了的八个村落,到今天为止,刘封已经把第一批十个村落都给走了一遍了。
    结果就是,仅仅只有下山村一个村落的口粮补助是全额发放的。
    除此以外,情况最好的就是刚刚去的是溪山村,发放了三石三斗,最差的则是水泽村,竟然只放了两石。
    这样的结果让他既无奈,又愤怒,也有一丝带着苦涩的欣慰。
    刘封之所以无奈,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发生,早就在他的预计之中,却很难避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因此在调人之初,他就特地吩咐选人时筛选掉了一些背景比较深厚,出自徐州大家族的官吏。特地挑选了一些没有背景,出身寒门的小官吏。
    无奈的是,他虽然知道这时代的官吏是如何的腐败,可他还是三声五令,甚至做主额外补贴这些官吏俸禄。
    可结果依然让他失望,哪怕他不想杀人,这次恐怕也得大开杀戒了。
    唯一一点欣慰,就是来自于下山村的官吏,总算还有一个有良心的人。
    刘封回到襄贲县后,直接去找了鲁肃,跟他把这情况一说。
    鲁肃顿时也是怒发冲冠,恨不能立刻把那些蟊贼全部砍了。
    随即,鲁肃拜伏在地,向刘封请罪道:“屯田,乃肃之职责所在,竟出如此大案,罪在于肃,请公子禀明明公,可将肃一并处置。”
    刘封赶忙上前将鲁肃搀扶起来:“子敬先生这话从何说起?父亲让子敬先生掌握全局,而襄贲县乃是我具体在负责。这些官吏不但都是我挑选的,下放粮食也是我安排的流程,与先生有何干系?”
    刘封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让鲁肃很是感动。
    可其实刘封并没有说假话,这件事情确实和鲁肃没啥关系。
    鲁肃既没有调动权,也没有检察权,这如何能让他担责呢?
    其实这也是刘封故意为之,倘若这次挑选出来的官吏都老老实实的,那现在就是刘封来找鲁肃交权的时候。
    但他们让刘封失望了,因此刘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代替鲁肃当一次恶人,替他杀人立威。
    相信有了这一批死鸡,应该能够吓住后面那群猴子一段时间了。
    “子敬先生,此事还请全部交给小子,几日之后,定会给先生一个交代。”
    刘封安抚了鲁肃一番之后,话题突然一转:“对了,这次探访,倒是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良才。”
    “此人姓金名睿,乃是郯城县的长吏,负责下山村的物资发放。据我所知,此人不贪不占,全数发放,而且物资运输过程中,也没有额外的损耗,可称良吏。”
    鲁肃点了点头:“好,此人我已知晓,肃会酌情提拔。”
    对于刘封一系列的举动,鲁肃要说心中没有不悦,那肯定不现实。
    他才是刘备真正授予的襄贲县县令,同时还是屯田校尉。
    刘封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本该是他该做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封分走了他的职权,他也早就下去私访探查了。
    只是考虑到刘封素来对自己尊敬,刘备又特地将他安排到自己这里,自然是对他的器重和期许。
    为了回报主君的信任,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鲁肃的城府极深,心里所想,在脸上却是丝毫没有暴露。
    毕竟这位可是湘水之盟时,偷袭荆南三郡得手之后,还能说服刘备继续维持盟约的狠角色。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并非二爷,而是鲁肃,其还在会上义正辞严,避免了双方的一场大战。
    虽然最后的和盟还是以刘备退让维持联盟,可这同鲁肃又以极具战略的眼光力劝孙权同意和谈,维持盟约是分不开的。
    要知道当时孙权已经很想撕毁盟约开战了,而且还有吕蒙在旁大力支持,可最后这两个人都被鲁肃给说服了,可见鲁肃的口才和眼光有多强。
    最后孙刘两家以湘水为分界线,再度稳定了孙刘联盟,一起抗曹,其中最大的功劳当属鲁肃。
    同样是偷袭,同样是背刺。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人去攻击辱骂鲁肃,却有许多人讨厌吕蒙?
    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不论先前双方有什么矛盾,哪怕就当是刘备一方错了,那么一切的问题,也该在湘水之盟里解决了。
    双方的盟约是经历过刘备和孙权一起见证过的,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当然,这不是说这盟约就不能撕毁了,但以偷袭的方式撕毁这份湘水盟约,那必定是要上耻辱柱的。
    更别说吕蒙的短视,使得完全看不清曹魏当时在豫州战区的空虚,他再一次的背刺,彻底砸碎了东吴和季汉最后一丝翻盘曹魏的希望。
    由此可见,鲁肃的城府、胸襟、能力和眼光。
    可惜的是,站在鲁肃跟前的是刘封。
    他清楚的知道鲁肃心里肯定是对自己有看法了。
    正因为鲁肃是一个极有能力,又有才华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心甘情愿的让人侵蚀自己的权柄的。
    哪怕这个人是主上的儿子。
    不过刘封不急,等到他把事情处理完毕,然后再归还权力给鲁肃,只怕到那时候,鲁子敬的脸色会很好看。
    不过现在,还是办正事要紧。
    “文向,文珪。”
    “属下在!”
    徐盛、潘璋站了出来。
    刘封下令道:“你们二人带麾下锐士,去把除下山村外的长吏全部给我抓回来。”
    “是!”
    徐盛、潘璋应命,然后开始调拨人手,分头行动。
    此时的襄贲县里几乎就是个空城,大部分的屯田民户都已经分散出去,城内除了驻军,就只剩下了各级官吏。
    “你们干什么!?”
    “来人啊,丹阳兵反了!”
    “我可是陈家子弟,你们放开我,放开我!”
    不一会儿,县衙内传来了各种凄厉的谩骂声、求饶声、示警声。
    不过很快,这些声音就汇聚到了刘封的跟前。
    九个长吏,连同二十七个衙卒一并被捆绑了起来,送到了刘封面前。
    “公、公子,我等何罪。”
    “公子,饶命啊。”
    刘封看着这些蟊虫,朝着身边的鲜于兰、邹凯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他让萨合离从刘儿营里抽调了四十名少年过来,准备参与屯田工作,积累治理经验。
    现在看来,正好可以顶替这些蟊虫的位置。
    鲜于兰和邹凯两个人,是这一批少年里最为出色的,担负起队长的职责。
    看到刘封的动作后,两人把这段时间收集起来的罪证放到了这些官吏面前。
    各位大大,六更三万字大爆发,大家满意了吗?
    从明天开始日万,定在早上八点钟更新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