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 第543章 私有经济不丢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倪大神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头,心里也是咯噔一下子。
    以他对内地企业的了解,506厂的这种情况,基本上只有一个解释——缺钱。
    就现在的企业,只要不太缺钱,是不会惹的职工群起聚集的,让职工把办公楼给围了,传出去对厂长的声誉都有影响,你连手下职工都镇不住,你当什么厂长?
    可506厂明明是参与了邮电部数字通信升级的重点工程,国家肯定会拨款,这些人突然间聚集过来,大概率是来要钱的。
    那么仔细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来要钱?是不是厂里以前出现窟窿了?
    一个企业有窟窿,那它的运行状况就是不健康的,连基本的生产都受影响,何况是技术项目的研发?
    刚刚跟柳联想分手愉快的倪大神,是真的不想再迈进一个有窟窿的单位。
    “欸,倪工你怎么在这里呀?”
    正在倪大神心里担忧的时候,忽然听见了李野的声音。
    倪大神转身回头,就看到李野和几名同学嬉笑着走了过来。
    “李野同学,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和同学来做社会实践啊!”
    李野笑着道:“这家单位正在跟港资那边谈合资,港资的经营理念跟我们内地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了解这次合资的具体情况,更深的认识到世界经济跟内地经济模式之间的区别。”
    “.”
    “506厂要合资?跟谁?跟裴文聪?”
    “确实是裴文聪,这会儿正谈着呢!如果谈成了的话,以后老倪你可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
    “.”
    倪大神听了李野的话,顿时又惊又喜,心里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因为这次程控交换机的委托研发,倪大神对裴文聪的印象是很不错的,如果以后真是裴文聪主导506厂,那以后还真不愁新的研究项目了。
    毕竟裴文聪有眼光、有资金、讲信用、有靠山,每一条都是保证技术研究项目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内地每年的科研项目也不少,但最后出成绩的也就一少部分,有些项目方向错了,有些半路没钱了,有些干脆就是打报告骗经费堵窟窿的。
    所以真的能心无旁骛搞研究的环境,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太好了,”倪大神动心的说道:“我记得李野同学以前问过我,计算机整机研究不了,部分配件是不是可以?
    我现在可以说,只要大家齐心合力的话.可以。”
    李野笑着摆手说道:“诶诶诶,这种决心你别跟我说啊!你们的单位领导在里面呢!”
    “呵呵呵,走走走,小于咱们先去报道。”
    倪大神看了看李野身边的同学,歉意的拍了拍李野的肩膀,领着小于就穿过人群向办公楼里走去。
    倪大神现在已经隐隐猜到,李野不但是裴文聪的“传话人”,而且很可能是个x代。
    现在国家刚刚颁布了子女不许经商的禁令,那么表面上肯定是要注意一下的。
    比如说“某某企业的后台是莫某家的孩子,”那一般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某某家的孩子是某某私企的董事长”,那你是嫌自己的逼不够亮吗?非要使劲装一下?
    倪大神和小于穿过人员,刚要走进办公楼,就看到楼里一群人搬着桌子走了出来。
    外面黑压压的人群立刻骚动了起来。
    “出来了,出来了。”
    “别挤,都别挤.”
    “草,伱个老瞎子挤什么?再挤把你眼镜打掉”
    刚刚走到门口的倪大神和小于,竟然被突然汹涌起来的人群给挤了出来,眼镜都差点儿挤掉了。
    就在倪大神差点儿被挤倒的时候,李野伸手从后面扶住了他,护着他退到人群外围,还笑话道:“一看倪工你平时就不买生活用品,连排队都不会排。”
    倪大神咽了口唾沫,说道:“谁知道排队还需要挤的呀?我家人每次出去抢购东西,都跟打仗一样出几身汗。”
    自从83年国家逐步放开一些商品的购买限制之后,各种抢购的现象就时不时的来一回,等到了八十年代末,更是爆发了最大规模的抢购潮。
    所以这会儿的人们想要买点好东西,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排队技术才行。
    倪大神站定脚步之后问道:“李野同学,你知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吗?”
    李野指了指前面一溜摆开的好几张桌子道:“你看这个样子,明显就是招工嘛!”
    倪大神奇怪的道:“招工?这些人都五十多了,都该退休了吧?”
    李野笑道:“卖力的小工五十岁该退休了,懂技术的技术工,五十岁可正当年呢!”
    “.”
    倪大神疑惑的往前看去,不一会儿之后,前面果然就开始“招工”。
    “都别挤都别挤,排好队,大家看好牌子,按顺序来啊,一车间的在这边,机加车间的在这边,
    技术科能看懂电路图的待会儿去里面办公室焊接车间的最右边那张桌子包装车间的不要。”
    “凭什么包装车间的不要?大家都为单位奉献了三十年,凭什么.”
    “烧锅炉的要吗?我烧了三十年锅炉,没人比我锅炉烧的好”
    “.”
    现场一片混乱,直到厂长杨岁言走了出来,拿起了刚刚架设好的麦克风。
    “都别吵了,乱哄哄的,不怕被港岛的客人笑话吗?”
    “.”
    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对于杨厂长的威严并不怎么感冒,但决不能在港岛客人面前丢脸。
    杨厂长等众人安静下来,才沉声说道:“我简单的说两句,我们厂很快就要跟港岛电子风语公司进行合资, 风语公司向我们厂注入资金,提供技术人才,而我们也要投桃报李,帮助风语公司鹏城分公司解决他们的困难”
    “鹏城风语公司即将上马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现在需要一部分基层技术人员,
    我是向人家做了保证,说我们的职工别看年龄都不小了,但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然后人家才愿意接收的,可你们看看刚才是个什么样子?”
    “.”
    等到现场鸦雀无声了,杨厂长才又说道:“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一次是双向自由选择,
    人家愿意用你,是因为你有本事,不用你,是你本事不够,怨不得别人,更不许闹事。”
    “现在请鹏城风语公司的陈总经理讲话。”
    杨岁言凌厉的瞪了众人一眼,才让开了麦克风的位置。
    然后李野就看到了二狗。
    当年跟着靳鹏南下鹏城的二狗,现在已经是穿着笔挺西装的副总经理了,人如其名,人模狗样。
    二狗就走上了台前,镇定自若的道:“大家好,我是鹏城风语的陈东沟,大家的年龄都比我大,所以叫我小陈就可以,”
    “我今天来负责技术人员的接洽,其实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需要什么人,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鹏城那边很热,我从北方刚刚过去的时候,起码瘦了好几个月,然后才逐渐适应了过来,
    所以如果身体欠佳的同志,就要考虑清楚是不是能够应付那边的水土”
    “好了,我就先说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就可以提问,一定要提前问明白,毕竟离家五千里,来回折腾一趟也很麻烦的。”
    二狗话音刚落,下面排队的众人就纷纷举手。
    “那个小陈总经理,你们说好的每人每月一百二的工资,会不会七扣八扣?您给句实话,大家辛辛苦苦到月头,到底能拿到手几个钱?”
    “对呀!一百二听着不少,但我听说有些资本家喜欢克扣工人工资”
    “不是听说,是看文学报道上写的。”
    “.”
    二狗愣了愣,对着麦克风道:“谁跟你们说工资一百二的?”
    “.”
    看到台下众人都变了脸色,二狗赶紧说道:“大家别误会啊!一百二是初级工人的基本工资,你们杨厂长可是告诉我,你们都是老技术工了,那么”
    “咳咳咳咳~”
    二狗忽然听见了几声轻咳,扭头一看杨厂长,顿时明白了什么。
    从84年开始,内地的工人工资开始上涨,普通工人从四十多一路涨到了七八十,但一百二这种高薪还是不多见的。
    如果鹏城风语每月一百二都打不住,那京城506厂的工人,还不全都人心浮动?
    二狗立刻说道:“大家放心,鹏城风语虽然是港资企业,但既然在咱们的地盘上,就会守咱们内地的规矩,绝对不会恶意的克扣工人工资,”
    “至于每月到底能拿多少工资,那要看各位的本事,我就打个比方吧!如果大家能带徒弟,每带出一名合格的徒弟,那就有两百块的奖金”
    “嗡~”
    一群老技术工顿时就躁动了起来,内地企业讲究一个传帮带,哪个老师傅没带过徒弟?
    带一个就给两百,我一次带仨,岂不是就有六百?
    千里奔波只为财,只要能赚到白花花的银子,那鹏城离家五千里的距离,也就不那么远了。
    一个大妈扯着嗓子,在嘈杂的人群中再次提出了问题:“陈总经理,那你们的工资能保证按时发放吗?”
    今天来现场的大妈,大部分都是跟自家男人来的。
    她们其实都很纠结,既不想让自己的男人离家那么远,但又想赚点外快,改善家里的环境。
    二狗笑着道:“这个问题你们杨厂长已经跟我们讨论过了,如果你们不放心的话,你们自己商量个比例,我们会提前一个月,把各位老师傅的工资汇到506这边的账户上,可以让家属来领,绝不赖账。”
    “.”
    全场寂静五秒钟。
    然后,一群老大妈就推着自家的男人往前报名了。
    但男人们却不愿意了:“你别推我,我不想去了,在家里你就管钱,这我出去五千里手里还没个烟钱,这叫什么事儿.”
    大妈使劲推:“哎呀,每月给你留十块,你抽死我都不管。”
    男人脚下生根:“不行,每月得留三十,那边水土不好,我得补补营养”
    大妈翻了白眼儿:“三十块?你是出去给孩子挣钱呢?还是出去花天酒地呀?”
    男人恼了,倒头就走。
    大妈妥协道:“行行行,三十就三十,你快点过去呀!老刘都报名了,报晚了哪还有徒弟分给你带?”
    “.”
    李野站在远处,看着一排排心情激动的老职工,依次报名填表摁手印,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一起过来社会实践的甄蓉蓉轻轻问道:“李野,你为什么叹气呢?”
    李野道:“在三年之前,咱们鹏城七厂的老乡过来想招几个老职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招了三个人,而现在.你看到了吧?”
    甄蓉蓉点点头道:“我看见了,现在流行‘下海’,私有经济不丢人了,也是内地经济变革的重要补充。”
    李野吐了口气道:“是啊!也许过段日子,会有更多的国企工人,进入私有企业呢!”
    现在除了李野之外,可能没人能预料到,再过几年就是那个无奈的时代,无数工人老大哥,被迫选择了无奈的选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