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断了线的风筝,才是自由的(三更还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景瑶最后一次来李野家,还是81年的春天,距离现在已经快五年了。
    他走进李家的大门,发现在过去的五年里,李家几乎没怎么变样。
    院子虽然很大,但房子依然是半新不旧的平房,不像自己家,一年一个样,一年比一年新。
    但是面对这个半新不旧的李家,陆景瑶却是一点优越感也提不起来,心里全是满满的压抑。
    陆景瑶在80年跟李野订婚的时候,曾经以孙媳妇儿的身份来过这个大院子。
    那时候的李家对于陆家来说,就是妥妥的“上级阶层”,李家一年的收入,比陆家三年的收入都多。
    虽然李家的爷爷、奶奶,还有未来的公公婆婆对陆景瑶都很好,但陆景瑶就是感觉不舒服,感觉憋得慌。
    这种混煤想要烧炉子,那必须混合黏土和成泥块,然后晾干使用。
    那么以前的自己,曾经拥有过“爱情”吗?
    高小燕的母亲又感谢了李野一番,然后瞅着他的毛衣说道:“你是个好孩子,改天阿姨给你织两件毛衣,你看看你这.”
    见好就收吧!你女儿拖不起了。
    蹩脚的毛衣,跟上千元的运动鞋,竟然搭配出了奇怪的和谐。
    陆景瑶出了李家的大门,推着摩托车走了几十米,忽然又回头看了过去。
    而台阶上的吴菊英突然对着院子里的李野怒喝:“你傻愣在那里看啥?没看见家里的煤块都不够烧了吗?还不赶紧打煤块?整天关心这个关心那个,自己家的活儿看不上眼了?”
    陆景瑶对着李野点点头,就要进去跟高家父女商量,但是吴菊英却突然从正屋里出来了。
    陆景瑶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感觉李野未必就是在讽刺自己,但是心里却就是难受。
    自己不讲信用退了婚,弟弟又不讲信用要抛弃高小燕,这到底是怎么了?
    是自己教坏了弟弟吗?
    高家的人看到陆景瑶出现,先是忍不住的惊喜,然后又焦急的道:“怎么就她一个人来?陆家的男人没来吗?”
    陆景瑶听见吴菊英喊自己,心里不禁一紧,乖乖的走了过去。
    陆景瑶刚要继续解释,旁边的李野却道:“她能来跟你们商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她一个人说话,比陆家爷俩加起来都说了算,真要是鱼死网破.受苦的可是你闺女。”
    “呵~”
    “啊?哦哦哦,我这就打煤块,奶奶你别急,我马上就干。”
    而行尸走肉一般的高小燕,眼睛里也重新有了光彩。
    “伱来商量?”高小燕的父亲不太高兴的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让你一个小辈儿来商量?你们家为什么总是欺负人?”
    李野笑了笑道:“做人,要讲信用。”
    “.”
    五年前,李家远远的超过陆家,现在,李家依然远远的超过陆家。
    两个小丫头的死亡凝视她根本不当回事儿,但是奶奶吴菊英刚才的话,却让她非常的惭愧。
    陆景瑶转头道:“真的对不起啊叔叔,今天我奶奶八十大寿,我爹不敢惊动了一群亲戚,毕竟以后都是一家人,闹得亲戚们都知道了,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才让我来跟你们商量。”
    虽然李家现在有钱,完全可以烧煤块,但李忠发和李开建的单位都供应的混煤,也就不能搞的太特殊了。
    吴菊英说的很清楚,这次是你们陆家的破事儿给我们找了麻烦,李野心善管了这桩闲事儿,你心里要有个数,我吴菊英可不是李野,真要是敢怨恨我们,你们家可承担不起。
    陆景瑶走向了东厢房。
    陆景瑶很无奈。
    但是数年过后回头看去,自己就像一只飞上云巅的风筝,始终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引,
    “.”
    等高家人从东厢房里出来,立刻就去正屋感谢李忠发和吴菊英,高小燕的母亲甚至再次给吴菊英磕了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表示,如果没有李家,她们的孩子真的活不下去了。
    高小燕的父母,一时之间还真挑不出毛病来了。
    吴菊英瞥了陆景瑶一眼,冷冷的道:“今天的事情,你别以为是我们李家欺负你们,我们根本就不想管,就是高家母女跪在我们家门口,我们也不想管,”
    李娟和李莹被勒令在屋里不许出来,所以看见陆景瑶这个仇人也只能在屋里咒骂,现在有机会发动死亡凝视,怎么可能错过机会?
    在以前当孙媳妇儿的时候,陆景瑶最怕吴菊英,因为别看吴菊英平日里都是笑呵呵的,但说出来的话,从来不容你拒绝。
    陆景瑶点头道:“如果小燕不放心的话,也可以跟着去,我记得小燕高中学习成绩还可以的吧?
    “但是我看了高家那个孩子,发现她很不对劲,你可要注意一点儿,如果搞出人命来你们陆家可承担不起!”
    就算是现在的陆景瑶收入不菲,但是想买一双类似的鞋子,也不是说买就买,总要思量一番。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嘿嘿,完美。
    但是李野却穿着那双价值几十吨块煤的鞋子,忙忙活活的打着乌黑的煤块,丝毫不在意弄脏弄破。
    但是李家的所有人都没有对她说出一句难听的话。
    高小燕的父亲愣了一下,不明白李野到底是帮哪一边的。
    今天她是打着“受尽屈辱”的心态来到李家的。
    但你要说李野没衣服穿吧?那又不对。
    但如果是李野在现场的话,可能就要佩服陆景瑶这“进可攻退可守”的伎俩了。
    她当初跟李野订婚之后,也曾经想给李野织件毛衣,但是最后忙于学习,却一直没有织成。
    仅仅半个小时,陆景瑶就和高家人谈妥了,甚至她们都约好了日子,尽快举行婚礼。
    现在他还是穿上了文乐渝给他织的毛衣。
    陆景瑶对着台阶上的吴菊英微微鞠躬,然后才转身去东厢房,跟高家人商量。
    陆景瑶走到正屋的台阶前,冷静的问道:“奶奶,您有什么吩咐吗?”
    但是陆景瑶的心里,却仿佛被压上了一座山,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但他想想刚才那难熬的一个小时,怎么等陆家都不来人,那种折磨人的绝望,忽然明白了李野的意思。
    陆景瑶走到李野身前,也是微微颔首微笑:“你也很准时,一分钟都不差。”
    “我们不要钱,我们不稀罕钱,只要小燕能好好的就行.”
    那件毛衣简直丑爆了。
    “你们要没诚意,大不了鱼死网破,我们高家不受这种窝囊气。”
    “.”
    “吩咐可不敢当,你个大留学生,我老婆子怎么吩咐的起?我就是有两句话要告诉你。”
    “吱~”
    你想啥呢?这会儿还指望陆自学好好对高小燕?
    陆景瑶:“.”
    陆景瑶刚刚进了李家院子,东边偏房的门就开了,穿戴整齐的李野带着高小燕一家刚好出来,看样子显然是要出门。
    “我知道了奶奶,我会处理好的。”
    吴菊英也是松了口气,亲自送高家人出门。
    针脚不匀,左右不齐,两条袖子一长一短,脖领子都不是个圆的。
    所以在她考上大学之后,才勇敢的反抗了自己的命运,逃离了这种压抑,逃离了这种不舒服。
    李野看着满头尘土的陆景瑶,倒是有些意外。
    陆景瑶进屋之后,就直接了当的道:“我跟我爹决定了,我们认高小燕这个媳妇儿,也认她肚子里的孩子,但我弟弟和小燕都不到计生规定的年龄,所以就先举行婚礼,但没办法领证”
    自己考上大学,又去了海外留学,好似成功的逃离了这个曾经给自己套上枷锁的地方。
    高小燕的父亲拉着自己的媳妇儿和女儿,又回到了东边的厢房,他这会儿打心眼里不敢离开李家,他觉得一旦离开李家,可能陆景瑶说的话又不算数了。
    自己以后,还会拥有爱情吗?
    不列颠的大学,比我们这里的大学要好考,到时候小燕也可以继续上学深造,如果你们不信,我这里有些外汇,你们先收下”
    他淡淡的点头:“你还真准时啊!”
    “去不列颠?你能让小燕的孩子出国?”
    陆景瑶看了看手表,确定是一个小时的时限到了。
    “陆家的闺女,你过来一下。”
    “.”
    【他很有钱,但又不在乎钱唉.】
    高小燕的父亲和母亲都愣了,这个结果他们都没想过。
    这时候的李野,已经打了一大片的煤块,占满了半个院子晾晒。
    不过在走过李野身边的时候,却被李野身上的毛衣吸引了目光。
    陆景瑶想起了自己家的事,再次忍不住的一声叹息。
    八九十年代北方的平房取暖,都是靠炉子,而供应本上供应的可不是块煤,而是混煤或者直接就是煤末子。
    但是陆景瑶却毫不犹豫的道:“孩子的户口我家会解决,以后孩子上学如果想在清水上就在清水上,想去不列颠上学,我也可以安排。”
    “不领证就没有户口啊?以后上学怎么办?
    高小燕的父亲纠结的道:“现在闹到这个样子,我是很担心小燕以后的生活的,你能保证你的弟弟,会好好待我们家小燕,对待她的孩子吗?”
    “那我们就商量商量吧!”
    因为李野脚上的那双运动鞋陆景瑶认识,是最新款的名牌货,非常非常贵。
    【果然一分钟都不多等啊!】
    奶奶吴菊英得意的道:“这是我孙子的同学亲手给他织的,我孙子说了,这毛衣织的越丑,里面的爱情越浓,他好看的衣服一大衣柜呢!可就是这件毛衣,穿的最得劲儿。”
    突然挨了骂的李野懵了一下,然后赶紧把外套脱了,抄起铁锨就开始打煤块。
    李野刚拿起铁锹,西边厢房里就冲出两个小丫头,一个倒土一个倒煤,然后倒水帮着李野干活,一边干活还一边朝着陆景瑶瞪眼。
    但是谁曾想五年之后,陆景瑶却又被李野逼的走进了这个大院子。
    感觉好似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陆景瑶看着李野身上的毛衣,忽然一阵心酸。
    “好好过日子,也好好的劝劝孩子,不要胡思乱想,日子还长着呢!”
    先举行婚礼,不领证,孩子的户口罚款解决,陆自学到时候愿意跟高小燕过日子最好,不愿意的话,就把高小燕母子给弄到海外,不影响陆自学在国内的生活。
    丝线一拉,自己就疼。
    【难道断了线的风筝,才是自由的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