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 - 第233章 窃听与破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窃听与破译
    那艘科研船降落在地球表面后,林易立即控制附近的大量古网翅目飞虫凑上前去,进行侦查。
    好巧不巧的是,对方降落的位置,让林易十分熟悉-后世的莱茵河旁。当然,此时,曾经雄踞于此的耶克尔鲎早已随着泥盆纪漫长的灭绝事件烟消云散,此处,也再没什么不同。
    肉鳍鱼类,早期两栖类,类似异棘鲨的板鳃亚纲软骨鱼,在巢群大型品级撤离这片水域后迅速将生态位瓜分殆尽,继续它们的繁荣。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林易安排的这一批古网翅目飞虫之中,除去正常结构一比一复刻的,还有一种结构特殊的个体。
    这些特殊飞虫的感官系统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与生体雷达,生体射电望远镜类似,能接收到大部分频段的电磁波并对其进行分析。
    根据此前的分析,对方大概率还在使用电磁波作为交流手段,而行星之内与外太空的通讯,必然需要相当大功率的无线电通讯设备。
    而这也为林易获取对方的更多情报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这些电磁波,将会成为最佳的,让林易详细了解对方的手段。
    对于这些“随处可见的小飞虫”,他不信对方还会严加防备,而在探索没有发现文明存在的生命星球时,对方也没有理由使用复杂的加密增加工作量。
    也就意味着,林易可以试着对其进行解析并破译,并获取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再决定下一步的具体打算。
    随即,太空之中,留在地球轨道上的那些飞船再次做出了反应-这次,那艘最为庞大而臃肿,似乎是运输船或补给舰的飞船开始改变轨道。
    持续的监测下,它缓缓移动至科研船登陆的位置上空,腹舱之下,无数舱门开启,随即,大量小黑点脱离其腹部,向下坠落。
    看来对方确实打算大规模进行登陆,这些密集突入大气层进行轨道空降的空投仓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些黑点明显比之前的探测无人机更大,整体外形有些类似后世的飞船返回舱,呈现末端向内收拢的圆柱形。从结构上可以得知,其具有较大的容量,似乎是一种运载舱,或者说空投仓。
    不出所料,很快,似乎是科研船的异星飞船顶部,原本严丝合缝的顶部船壳缓缓从中分开,一个形似雷达天线,似乎是通讯装置的结构从中伸出,并朝向天空,发射出了第一串电磁波信号。
    依然是熟悉的流程,一个个硕大的空投仓曳着焰尾穿过电离层,随后在中间层中打开降落伞,开始缓缓向着此前那艘科研船的登陆处降落。
    在空投仓降落的同时,更多的无线电信号在天地间传递,而这一切都被暗中监视的特殊古网翅飞虫尽收眼底,并通过空间突触同步传递至火星地下的那些生体计算机结构处。
    火星上,大量地下隐藏的,结合了脑细胞与二进制计算机结构的生物计算机立即开始全力运转,对这些无线电信号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破译。
    对方传递的的无线电波与后世人类的技术并没有太大差别,以一段段信号频率不同的电磁波作为信息载体,暂时并未发现复杂的加密手段,看来对方确实没有防备,这让林易对其进行破译成为了可能。
    在大量生体裂变反应堆的供应下,这些生物计算机全功率的运转,对这一段段电波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而由于是完全陌生的语言与信号传递形式,这让林易一时间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似乎这艘登陆的科研船正在传输探测到的综合环境信息,其中出现了很多有规律的信号,并且,与一段同样多次重复出现的信号往往相伴随。
    如果对方没有进行太过复杂的加密,并且假设对方的语言形式符合基本逻辑-这应该是废话,能建立起如此复杂的文明,语言无论是基于何种形式,都必然是有序的。
    经过一番比对与分析,这几段有规律的信号似乎代表数字。再进一步结合前后信号,可以推测,这段数据前后,最有可能的是,对大气成分的分析。
    而假设异星飞船的制造者也生活在具有氮氧大气层的类地行星之中,那么对它们来说最为关键的就应该也是氧气。而这其中,一段伴随在数字部分前后的信号多次反复出现,林易也就假设其指代的是为对生物最为重要的氧气。
    虽然不知道是否正确,但起码有了有了一个突破口,剩下的就是最为简单粗暴的穷举,而这一切在生物计算机的全功率运转下迅速进行,很快就有了大概的结果。
    不过,就在破译刚有些起色时,信号的传递随着那些空投仓的落下而结束,地面与太空之间,暂时再一次恢复了沉默,仅有一朵朵白色的伞花缀在天边,那是空投仓正在缓缓向下坠落。
    “空投仓准备着陆,正在移交设备控制权.移交完成。”
    为了省下复杂的维生系统所占用的空间,第一批登陆行星的,是可远程控制的大型工程机械,和一些预制建筑模块,可以被很方便的展开并组装起来,与科研船的船体对接,让其真正成为行星表面的研究前哨站。
    同时还有大型的全地形运输载具,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工具,都被打包塞进这些庞大的空投仓内,从大气层外轨道空降至科研船所在的位置。
    这些结构简单的空投仓虽然并不具有位置修正功能,但摄像头与常连的无线电装置让它们能远程控制这些设备进行回收等作业,并返回科研船身侧人。
    在远程操控下,一个个空投仓的舱门打开,跟随科研船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接管这些无人综合工程机械的控制权,并控制其离开空投仓,开始向着科研船附近靠拢。
    很快,一个功能完善的前哨站就将在这个全新的生命行星上被建立起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