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13章 高主任面前,怎么我们都是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高主任面前,怎么我们都是问题?(3k)
    对于碳研院的同志的到来,高振东是没有想到的,就他前世所知,碳研院的第一代srm火箭喉衬材料,是在60年代初搞出来的,现在应该是有一定成果了,导研院直接找东北碳研院要成果就行。
    第一代srm火箭喉衬是仿制自北方大毛子的c-17δ石墨,性能一般,但是能用,成功应用到了国产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上。
    可是没想到他们却找过来了,按说在这方面,碳研院是要比自己专业很多的。
    不过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交流一下也是很好的。
    几句话过后,双方交流进入了正题。
    曾工的同学姓段,也是这次来的带队人,所以沟通交流主要是他和高振东在做。
    “高主任,我听老曾说,上次你在和他们沟通导弹喷管的时候,提到过多晶石墨渗硅?”
    高振东道:“是有这回事,你们在做多晶石墨渗硅?”
    “是的,高主任,我们的确是在做多晶石墨渗硅,想加强石墨强度,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段工大喜,居然还有好几个建议,没白来啊这趟:“高主任,您说您说”。
    他没有纠结名字,问道:“渗碳材料里面,是不是加了氧化铝了?”
    段工没有隐瞒,把自己单位使用的渗硅方法说了一遍。
    高振东道:“你们是考虑到小粒径高密度碳原料能增加致密度,提高强度?”
    段工点点头:“高主任说得对,就是这么考虑的。”
    “你们用的渗硅方法,的确不是最合适这种情况的方法,你们采用这种方法,硅化石墨碳化硅层有大量孔隙存在,sic颗粒堆积疏松,强度自然不是特别好。”
    段工听到这一句,大喜,能问出这句话,证明高主任对于石墨渗硅,那是真懂的,他点点头:“对,加了,作为烧结助剂,氧化铝的加入能细化碳化硅晶粒,使碳化硅层更加致密。”
    高振东仔细听下来,感觉有点像原位反应法,只是可能在碳研院,现在不叫这个名字而已。
    过了一会儿,高振东问道:“段工,方便说说你们的渗硅方法吗?”
    多晶石墨渗硅方法,高振东看到过的有液相渗硅法、原位反应法、浸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压烧结法、反应熔渗法等等,他得先知道段工他们用的什么方法。
    段工拿出一份资料,翻到一张图,这是一张石墨表面的放大图像,以及旁边还有一些数据表。
    “倒也没什么不方便的,我们是来求援的,这也不说,那也不说,那就难为高主任您了。”
    高振东看着段工的资料,手捏着下巴,半晌没有说话,这让碳研院的人以为他在思考、在分析、在总结,实际上他就是在回想。
    又问了几个问题,高振东在脑袋里把自己看过的论文组织了一下,笑道:“段工,我有几个建议,你可以适当考虑。”
    高振东想了想,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些单位,包括自己,浑身上下都是保密的东西,只好尝试着问道:“段工,方便说么?”
    “高主任,你看,这是我们渗硅后的材料测试记录,热裂现象很严重,强度也不好。”
    “0.xx毫米,高密度。”
    高振东不置可否,又问道:“碳颗粒粒径多大?”
    高振东仔细观察了段工的图片和数据记录,实话说,这玩意他是不怎么特别懂的,可是他前世闲得无聊,为了和人在论坛上对线,论文看得多埃
    他甚至为了和人对线,自己花钱在各知识网站购买需要的论文,所以说无聊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它会损害伱的精神,冲击你的钱包。
    这次段工过来,是有备而来的,在单位上已经把红线画好了,仿制对象又是c-17δ,别人家的东西,所以能说的还是挺多的。
    “同时,你们这个办法,液态硅中的碳化硅浓度达到饱和后,会快速长大,最终在石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碳化硅层。”
    为什么高振东这么笃定?因为他前世论文里看到过这种方法产品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x射线衍射)结果,这两种技术,都是能观察样品微观组织的,毫无疑问现在的碳研院,没有这个条件。
    听见高振东找到了问题,段工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忧,光找出问题,没有办法也不够啊:“高主任,那用什么方法好?”      高振东道:“我的建议,是用液相渗硅的办法,这个办法在我看来,和你们现在使用的方法一样,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与其他方法相比,这个办法也能较大程度保留石墨基体,有利于维持石墨的自润滑性和导热性能。”
    “但是它相比你们现在使用的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硅化石墨的碳化硅主要存在于石墨空隙中,而不是像你们使用的方法一样在硅化石墨表面有一层较厚的碳化硅层,这层较厚的碳化硅层,应该就是热裂情况严重的元凶。”
    这句话,高振东也是有依据的,国产srm材料的公开论文中,就提到过仿制c-17δ过程中,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渗硅层过厚而产生的热裂问题,只是没有说用的什么手段。
    在高振东看来,殊途同归,自己提的这个方案,应该也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段工一听大喜,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几句话句句打在要害上,一听真有新的工艺方法,连忙追问:“高主任,那你说的这个液相渗硅法,具体是怎么弄?”
    高振东一点不藏私:“碳化硅和硅配比3:2作为硅源原料,反应温度1600c,真空环境下反应0.5h,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此话一出,段工差点没一笔杆子扔过去,对对对,你说得都对,是很简单。
    不过想想,这个办法真的是很简单啊,甚至都想不出有什么能比这个更简单的了,如果能有效,那可就太好了,成本是真的低。
    高振东没有给段工扔笔杆子的机会,继续说道:“这样,顺便能解决你们的第二个问题,氧化铝的使用问题。”
    “氧化铝?”
    “没错,氧化铝虽然理论上能细化 sic晶粒,使碳化硅层更加致密,但实际上,氧化铝过量时反应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逸出的时候,会破坏碳化硅层的致密性,对硅化石墨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也会降低你们成品的性能。”
    这下碳研院的人是明白这高主任是个真正的高手,碳研院其他技术人员双眼闪着小星星,看着两位大佬交流,运笔如飞。
    高振东接下来的话,让碳研院的人有点很不好意思:“接下来,我再说第三个问题。”
    啊,我们的技术这么多问题吗?哪儿哪儿都是问题,这都第三个了,惭愧惭愧埃
    段工一脸惭愧:“高主任,您继续说。”
    高振东指着记录上的碳颗粒参数道:“我建议你们把碳颗粒的直径提高一点,提到1.x毫米,同时,不要用紧致的高密度碳颗粒,用疏松一点的。”
    碳研院的一堆技术员心里有疑问,但是不敢说话,还是段工问了出来:“这不是降低致密性,降低强度了吗?”
    高振东摇摇头:“并不是,你要考虑到液相渗硅法是在石墨内部生成硅化石墨,这些疏松的空隙,正好是碳化硅最好的容身之处,这有利于硅化石墨在产品内的均匀分布,而且石墨粒径的减小,会削弱产品的整体强度,加重磨损,使磨损率升高。”
    听见高振东一席话,碳研院的人激动程度,自不用多说。
    高主任每个建议,听起来都有理有据,直达要害,而且解决方法也很明确,甚至这种解决方法还降低了难度,减少了成本。
    虽然还没有试验,不能说高主任说的话就是对的,可是至少在碳研院的人看来,机会非常大。
    这有路可走,可比原来在黑暗中摸索,要舒服多了。
    把高振东的话一一记录,段工又很不好意思的说道:“高主任,再问一个冒昧的问题,上次好像您提到了石墨渗铜?”
    高振东笑了,他知道段工为什么不好意思,是觉得他们在这儿把高振东的成果都给弄走了。
    其实高振东不在意这个,他脑袋里和抽奖得到的东西不少,要等他一一实现,那恐怕是要愚公移山了,不如拿出来,让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去搞出来。
    他点点头:“对,没错,我是说过这个事情,石墨渗铜不仅能单独应用,还能和渗硅结合应用,渗硅提高强度,渗铜提高耐热。就你们现在这个材料,就能先渗硅再渗铜,进一步提高耐烧蚀性能。”
    日后有人做过研究,用上面提到的仿制的第一种srm材料,在渗硅之后再渗铜,能将这种材料的烧蚀率降低30%左右,效果非常明显,虽然还是达不到国产第二代第三代石墨喉衬的性能,但是对于现在来说,那已经是大大的惊喜了。
    听见此话,段工大为惊喜,小心问道:“那高主任,能不能.”
    关于碳研院石墨渗硅渗铜工艺等的相关说法,一律是我胡说八道。
    今天第二章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