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老卒(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们登船的时候,骆和尚一直手持铁棍,站在原处观看,神威凛然如金刚菩萨一般。
    赵瑄和骆和尚并肩落草好几年了,看他脸色,放低声音:“坐一坐可好?”
    骆和尚摇了摇头:“不急,等百姓们都上船。”
    当日郭宁分派铁浮图骑士连冲三阵,骆和尚带领的是最后一阵,也是压力最沉重的一阵。一场厮杀下来,他左脚两个脚趾遭重箭削去,受了不轻的伤。
    脚上的伤势不同于手上、身上,只要行动,就要受力,而且是整个身体的沉重力道加诸其上,伤处极易恶化。
    偏偏骆和尚是个要强的。船队行到半途,他带人突袭邹平,全程纵跃奔跑与敌厮杀,方才又迈大步在蒙古人面前威吓。蒙古人在时,他还能撑起威势,这会儿靴子里有些渗血,脚趾伤处痛不可遏……他几乎站都站不稳了。
    听骆和尚这般说话,赵瑄点了点头,转身便叫了两名士卒回去,把骆和尚搁在船头的交杌抬来。
    这会儿蒙古人已经远离,除了少量被遣到远处哨探的骑兵以外,将士们大都精神放松。两名士卒匆匆上船,各提着交杌扶手待要折返,却见船上同伴大长着嘴,看着南面不远处的沟壑方向。
    回头望去,一缕狼烟升起。
    黑色的浓烟滚滚,仿佛不祥之兆。
    尚未登船的百姓顿时乱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涌上狭窄栈桥,试图尽快登船,然后自家冲撞在一起,不断有人被挤落到浅水和淤泥里。有些人惊恐异常,干脆跳进河里,游泳追赶已经启航的船只。
    负责维持秩序的刘樾连声喝骂,全然无用,于是带着亲信部下们挥鞭乱打。可百姓们全如惊弓之鸟,刘樾又不好杀人立威,一时间哪里治的住?
    停泊在栈桥旁的两艘通州船里,有一艘是骆和尚和精锐士卒们的坐舟。士卒连连呼喝,不许百姓冲上船来,但骆和尚喜爱的交杌却也送不下去。
    另一艘连着涌上了许多人,登船的百姓又不听指挥乱动,整艘船只肉眼可见地向一旁倾斜。船长眼看情况不对,连声喝令起锚升帆。这一来,更多百姓惊恐地往栈桥上去。
    太多人的重量,终于压得栈桥整个倒塌,木料轰然落入水里,栈桥上数十人也随之而下,个个摔得七荤八素,呻吟不止。
    “怎么回事?”骆和尚大怒,持铁棍一指狼烟方向:“去一队人,查个清楚,若有敌军或心怀叵测之辈,不要留手!”
    一队全副武装的甲士顿时直奔过去。
    而刘樾已经放弃管束百姓们,连声呼喝船上将士:“戒备!戒备!弓手就位!水手们就位!”
    正在所有人紧张的时候,蒙古人留下的围栏对面,一个满头裹着麻布的汉子快步奔来,连连挥手:“误会!军爷们,误会啊!”
    “这是什么妖怪?”骆和尚吃了一惊。
    有精细的士卒想了想道:“方才蒙古人威胁要杀尽老弱,此人从后头林地冲出来,与蒙古骑兵对峙,后来就一直愣愣地站在那里……”
    “将他带来,洒家问一问!”
    闹腾了好一阵,张荣总算把事情说了个明白。
    听得他就在蒙古人眼皮底下聚集数千人众自保的事迹,又听说他当时喝令点起狼烟,是准备率部与蒙古人拼个你死我活,给百姓们制造逃亡的机会,骆和尚不禁动容。
    “好汉!真是好汉!”
    再看张荣,脸上分明被箭矢戳了个窟窿,对着骆和尚却侃侃而谈,全不怕疼一般。骆和尚连连点头,满意地道:“还是条硬汉!”
    “愧不敢当!”张荣十分诚恳的道:“我等此前只是私盐贩子,收拢百姓与蒙古对抗,只是激于义愤罢了。这位大师慈悲,还请给我们些粮秣,给我们一个名义,由我们出面为郭节度招揽人手,会比放纵蒙古人四处劫掠,要好得多。”
    张荣相貌粗豪,这会儿更是狼狈,但实际上心思很细。
    区区几句话里,他给自家下了定义,恭维了骆和尚,又委婉地要求物资的支持,职务的认可,最后还隐约提了句,暗指定海军的操作恐有推动蒙古人大事劫掠之虞。
    这倒有点出乎骆和尚的预料,骆和尚稍稍思忖,决定还是装傻为好。
    “你这主意甚好,不过,洒家做不得主。”
    这会儿百姓们终于又安定下来,那两名士卒抬着交杌来了。骆和尚一屁股坐进宽大交杌里,把脚搁在交杌前头新打的架子上:“你和我回莱州去一趟,见了郭节度,一切自有说法。”
    张荣躬身行礼:“遵命!”
    夕阳未落,船队重新编组完毕,踏上归程。
    虽是顺水行舟,但因为正刮着东北风,秋冬时的水道也毕竟浅些,船队的行驶速度不快,某些河段需要有人拉纤通行,张荣便帮着一起组织百姓,编成临时的纤夫队伍。
    他这个私盐贩子,在百姓们中颇有些名望,船队里六千多的百姓,至少有百多人认得他,还有不少人听说过他。有他协助,许多事都办的顺利。
    百姓中另外还有一对书生父子,父亲唤作李世弼,儿子唤作李昶,两人颇能帮着上传下达诸多事务。
    沿途安稳无事,船队数日内便转出河道,然后沿着海岸形势,直往莱州。
    航行途中,百姓们纷纷打探,如今的莱州是什么情形,可能安身立命么?士卒们便得意洋洋地讲述郭宁授军卒以荫户,再分田分地的举措。大家揣度着说,自家这趟有功,估计得到的田地会更多,而百姓们此番得到的待遇,大体和前次一样。
    为人荫户倒没什么。早年女真人大肆括地,很多百姓们为女真人作佃,地位还不如荫户呢。要真能拿到一百亩地,头上多个军爷罩着,说不定反而是好事。
    百姓们大都对此很是期待,也有人担心郭宁只是口头说说,骗这些将士们厮杀,现在既然赢了,恐怕又有另一种说法。
    每当有人提出怀疑,士卒们都很不高兴,立即反驳。
    士卒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普通百姓们不同,他们根本不用盘算那些有的没的,只说一句。
    那就是与蒙古军厮杀的时候,定海军的将爷们,包括郭节度在内,个个身先士卒,以至于都将以上的高级军官战死多人。
    整场大战中,军将们冒的风险,与普通将士们并无二致,甚至只有更多。郭宁本人擒拿拖雷的时候,只消稍慢一点,被千军万马踩成肉泥都是轻的。
    谁会怀疑与士卒们共同出生入死的将帅?从战场上杀出来的交情和信任,便是鲜血凝就,钢铁打造,胜过千言万语!
    “海仓镇到了!”负责瞭望的水手叫嚷起来。
    于是原本坐在舱底攀谈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船头。
    船队绕过一处扎入海面的嶙峋礁石,他们便看到了港口。
    海仓镇港口的自然条件很一般,远不如北面西由镇的三山港。所以港口算不上壮观,但众人所见,又觉生气勃勃。他们看到了内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听到这里那里,偶尔传出短促而有力的铜号声。
    他们看到人们跟随着号声指示,奔走往来,搬运石料、木料;看到港口内明显被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看到港口以外,正在扩建的道路、营房、堑壕、望楼,还有高处雄伟的军堡。
    张荣身为私盐贩子,见识过海滨不少私港,早年他自家也来过海仓镇的港口,干过几票跨国走私买卖。但这会儿,所见港口的规模比他记忆中大了许多,还有好几座深入海面的栈桥正在增建。
    当船队慢慢靠拢岸边的时候,他更注意到,港口内外,有不少将士巡逻放哨。这些将士们大都懒洋洋的,好像全都提不起精神,但那种姿态和一般杂兵的懈怠感绝然不同。
    张荣以前不知道,这些日子他自家带人厮杀过好几场,便能分辨出了,那分明是浴血勇士在战后满意的休憩,他们这时候有多么放松,此前厮杀时就有多么勇猛无畏!
    正待细看,船只靠上栈桥。
    张荣所在的船只,排在船队第二位,仅次于骆和尚的坐舟。这会儿骆和尚大大咧咧地坐在四人抬起的交杌上,把脚翘的很高,一行人已经沿着栈桥登岸了。
    岸上有几名军官模样的人前来迎接,嘻嘻哈哈地攀谈几句。没有人威仪十足,高高在上,他们就只是同袍罢了。
    少年人李昶咚咚地跑来喊道:“张大叔!下船啦!”
    “来了来了!”张荣整了整身上衣物,快步跟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