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 - 第323章 十年!
第323章 十年!
“当然是真的。”
见到陈康的反应,庄前鼎笑了笑,轻轻点头,说道:“车工组五名同志创造了一个机械制造领域的奇迹,以学徒实力完成转子主轴加工,功劳很大。”
话音落下,众人呼吸为之一窒,紧接着,内心的激动情绪犹如火山迸发般喷出,充斥全身,完全无法抑制,溢于言表。
陆远极其兴奋,毕竟核心设备加工完成便意味着试验炉即将进行首次试验,一旦宣告成功,马上就能造红星拖拉机,如此一来,总务科面临的运输能力压力就能大大缓解。
胡志刚激动的无法言语,因为他非常清楚,有了钢铁军工局才能大批量生产武器弹药。
身为工务科负责人的赵书更是满脸狂喜,榆林钢铁厂按照规定隶属于工务科编制,讲道理,这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唐子清和何岩两位负责人,则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
此时此刻,什么喜怒而不形于色之类的修养全都抛之脑后。
冷静!
保持冷静!
不能被这个消息冲昏了头脑。
“我知道了,庄教授,感谢你的付出,还有,老赵,立即给车工组记功,予以通报全部门表扬,单独奖励每人五块大洋。”陈康闻言,连续深呼吸几口气,强压下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目光看向工务科负责人赵书,指示道。
集体记功+每人五块大洋,前者乃是极其珍贵的荣誉,后者则是现实不可或缺的金钱,这番奖励不可谓不重。
听到陈康这番话,陆远等人看向赵书的目光全都充满艳羡,要知道,这可是军工局成立以来的首次奖励,其意义不言而喻。
组织的内部传统一直以来处于‘奖励难拿,处分易得’状态,机械制造厂车工组能够拔得军工局的头筹,含金量之高几乎难以想象。
“是。”
赵书听到这番话,愣了愣,立马反应过来,乖乖,这可是意外之喜,连忙记下。
虽然不是他拿了奖励,可机械制造厂隶属于工务科编制序列,身为负责人的他,脸上有光!
“余副组长,核心零件加工完成,空气分离设备正在装配,试验炉能不能按照庄教授所言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进行首次冶炼试验?”下达对车工组的奖赏,陈康双眼清明,转而看向余华,言语快速且急切,询问道。
话音透出一丝渴望。
核心设备加工完成,现在,陈康迫切需要知道余华这边的答复。
“没问题,空气分离设备的分馏塔、冷却塔、冷凝蒸发器及管道设施均已完成施工,只要设备核心部件运抵三岔湾即可开始试验,三孔氧枪同样,四十八小时绰绰有余。”余华听到陈康这番话,点了点头,肯定道。
尽管没料到庄教授如此之快便完成氧吹炉核心设备所有加工任务,但并不妨碍这是一件好事。
关于空分设备的情况,事实上,分馏塔、冷凝蒸发器、空气冷却塔等基础设施均已建成,就等核心设备到位安装。
六小时之内完成进气机组,压缩机组,膨胀机组三大核心,再装车运抵榆林三岔湾,进行整台百级空气分离设备的总装,最后进行一系列调式检测。
整个过程,四十八小时绰绰有余。
“那么抽调产能增加各类武器弹药产量的情况,会不会影响试验炉进度?”陈康点头,忽然想到什么,继续问道。
“这个请放心,不会影响。”余华轻轻摇头。
“好。”
陈康面容严肃,庄重点头,收回视线,环顾众人正声道:“我宣布从现在起,军工局除去兵工科外,其余部门进入倒计时状态,全力保证氧气顶吹转炉项目工程首次冶炼试验顺利进行。同志们,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关头,绝不能辜负组织和民族对我们的期望,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话音高昂且热血,蕴含无穷力量。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一众部门负责人猛地站了起来,似如宣誓般齐声怒吼。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以庄教授和余华代表的最高科学技术小组同样站了起来,话音掷地有声,庄重肃穆。
……
氧气顶吹转炉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需要怀疑的,当四十八小时倒计时目标确定,军工局除去兵工科之外所有部门全都要为其服务。
会议继续进行,众人仔细讨论氧气顶吹转炉项目首次冶炼试验的各个细节问题,无论运输,还是原料供应,亦或者是安保,全都要制定一个详细且全面的总方案,再分配给各部门相应任务。
时间缓缓流逝,经过最高科学技术小组和各部门的互相研究和讨论,根据当前军工局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总方案和各部门任务。
不知不觉,已是凌晨四点。
“就这么定下来了,按照这个方案施行,接下来,大家汇报各个工程的近况和相关问题,想办法解决。”
陈康双眼布满血丝,一锤定音,下达决定,接着取出一根没有烟嘴的香烟点燃,抽了一口提神解乏,吐出轻柔缭绕的烟雾,说道:“要搞工业先修路,老陆,你先来。”
陈康很少抽烟,但今天实在有些扛不住,必须抽烟保证精神状态。
氧气顶吹转炉项目工程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还有其他项目工程需要商讨。
“榆神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总里程80公里,路宽12米,混凝土层高15厘米,由红一师担任工程队,设四个施工队,截止七月三十一日为止,砾石路基已建成,水泥路面已铺设2公里,未铺设路段78公里,由于水泥产量严重不足,混凝土路面仅以每天20米铺设速度推进,预计……十年后建成通车。”
陆远点头,立马站了起来,取出根据地公路建设工程机密文件,向众人报告两条根据地动脉的建设近况和主要问题,说着说着,言语透出无奈:“新延马公路采用双车道,总里程135公里,路宽7米,混凝土层15厘米,沥青混凝土5厘米,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担任工程队,设八个施工队,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已建成砾石路基里程约50公里,以每天1公里总速度推进,水泥路面已铺设6公里,同样由于水泥产量严重不足的因素,道路铺设速度约为每天35米,沥青铺设速度受水泥影响相同,预计十年后建成通车。”
十年!
听到总务科长陆远报告的公路建设工程近况,在场每个人无不眼皮子狂跳,要是真以这个时间来算,黄菜都凉了好几十茬了。
“这是我和赵同志的问题,没能生产足够的水泥,请求组织处分。”主要负责水泥生产的林婉立即出声,主动承担责任。
“我也请求组织处分。”赵章成自责道。
尽管二人协同配合,日夜不停指导工人和战士们修建了一座座水泥土窑,可依旧无法满足延马公路和榆神公路两条动脉巨大的胃口,事实上,哪怕日产量二十五吨的小型水泥厂即将竣工投产,按照每吨水泥拌四方混凝土计算,也只能令新延马公路铺设速度提高100米每天,效率依旧低的可怕。
“什么处分不处分的,不说这些,我们现在不是追究责任,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老陆,你继续。”陈康摇头挥了挥手,抽了一口烟,说道。
陆远继续说着:“公路建设工程采用余副组长提出的多段施工方案,施工效率很高,但实际进度较慢,主要问题在于两点,第一,运输能力缺口巨大,这点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严重缺乏载重车辆,满足不了水泥原料和沙石的运输需求,多亏了根据地老乡们自发性组织起来,无偿帮助施工队伍,用自家的牛车,骡车,或者独轮车,往返水泥窑和工地之间为工地运送原料,非常辛苦。”
“第二,水泥产量严重不足,榆神公路工程每天水泥供应为9吨,新延马公路每天水泥供应为8.5吨,如果按照三个月建成工期计算,榆神公路铺设速度要达到0.8公里每天,水泥供应量360吨,新延马公路铺设速度为1.4公里每天,水泥供应量350吨。”
“以上,就是公路建设工程的近况和主要问题。”
说完,坐下。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