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航海王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药材苗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连公孙胜都赞叹:“哥哥懂得真多,贫道只知道杨柳能插条成活,没想到这个金银花也行。”
    “这都是平常研究的,我没事就爱种地玩。种在地里仔细管理之后药材的产量会大大提升,品质比野生的也更好,将来会造福百姓。”
    指着西边的村子:“哥哥,西北方向有个村子,有一户药农姓徐,叫做徐亮。培育的有几种药材的苗子,咱们可以过去看看,若是他那里行,咱们没必要自己培育。”
    “道长说的对,咱们主要做的是粮食,大航海,练兵,其他的一些小事都要安排出去,不能什么都自己做,咋偶,咱们去看看。”
    晁盖、公孙胜一行人骑马来到西边不远处的一个村子,叫做徐集村,村子挺大,能有数百户人口,街道上还有十几家做生意的门面。
    苗圃就位于大路旁边,面积不大,有五六亩那样,地里密密麻麻的种的是金银花苗、丹参苗,大概有筷子粗细,有的都已经开花了,长势很好。
    金银花除开为白色,盛开之后为金黄色,故名金银花,以花入药,性凉,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若是金银花露配合薄荷、酒可以驱除蚊虫,那就是著名的花露水了。
    丹参为紫花,不过丹参以根系入药,两年方能长成。
    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野生的虽然多,但是产量不稳定。
    旁边有一架脚踏翻车,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水车上来回踩踏,踩水浇地。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正在地里拔草呢,见公孙胜过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过来施礼:“见过道长。”
    “徐掌柜,正忙呢,我们过来看看你的药材苗子。”
    苗圃规模很小,但是做的挺专业。
    “道长随便看,这位大官人是?”
    “这是晁家庄庄主晁保正。”
    徐亮一听连忙施礼:“小人见过晁保正,小人是为大官人庄上供应金银花和丹参呢。”
    晁盖点点头:“不错,你做的这个很好。不知道你一年能提供多少棵药材种苗?我庄上的药材商行对金银花、丹参需求量比较大。”
    “这个嘛,现在一年不过培育三五万棵金银花苗子,十来万棵丹参苗子。但是金银花依靠插条,只要有人种,繁殖很快。至于丹参就更简单了,只需收集丹参种子进行育苗,就能大量繁殖。”
    晁盖盘算了一下,别的不说,光是自家药铺销售的,和自家庄上、各工坊需要的,一年怎么也得几万斤金银花,由于产量很低,一亩地也就是一年也就是百多斤干花。至于丹参问题不大,野生丹参量不少,种植只能说让产量更加的稳定。
    “徐掌柜这里要是发展三百亩到五百亩的金银花种植可有问题?每年保证供应量在五万斤左右,可有把握?”
    徐亮有些作难:“小人做的是小生意,家中不过十来亩地,还得种粮食。这里的好地一亩一年的租金就要七十文,就算是一百亩的种植地,一年也要七八十贯。”
    晁盖很理解普通人的难处,没钱,做什么事情都受限制。
    商行投钱那是有严格程序的,掌柜的要考核,要定契约。
    晁盖看了看徐亮:“金银花是治理多种病的草药,几万斤的量完全不用考虑销售。我若是给你起步的钱,你可有把握把种植基地搞起来?”
    “这,这,小人有把握。小人种植苗圃多年,还是很有经验的。附近人工也便宜,采摘晾晒加工的工序很简单。”
    金银花主要是用于伤寒等流行性疾病的药材,流民往往伴随着生病,是非常头疼的事情,这年月医疗落后,郎中更是稀少,若是药材再不够那就更麻烦了。
    所以晁盖要打造一个稳定的药材基地。
    从大壮那取了二百两银子,递给徐亮。
    “徐掌柜,这二百两银子给你做本钱了,打造一个药材种植的典范。”
    徐亮有些蒙,这才是第一次见面,闲聊了几句,就给二百两银子,有钱人的钱那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公孙胜道:“徐掌柜收着吧,把事情做好了就行。”
    徐亮想了想,决定给晁盖七成的股份,几年后若是种植成功了,到时候给晁盖分红。
    但是晁盖没同意,只要了三成干股,晁盖不干涉徐亮的日常经营,包括卖给安通镖局商队都是按照正常价格来。
    不过徐亮的种植技术还是有待提高的,由于本地气候比较干旱的原因,金银花春秋季节容易干旱,冬季容易冻死。
    晁盖提议改成一窝种三到四棵,生长成墩形。
    晁盖拿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图,徐亮恍然大悟。
    “小人明白了,这样一来太阳照耀不到金银花地下的土地,能最大限度的保存水肥,但是内里没光照,叶子会枯黄的。”
    “是的,虽然有弊端,但是优点更多。如果配合水肥好,一年能开四次金银花,亩产量提高到一百五十斤没问题的。”
    “那样会不会影响效果?”
    “会,第一次花效果最好,然后就依次递减,但是递减不是那么明显。主要还在于采摘是时候是花蕾还是盛开的,花蕾效果最好,盛开了效果就差了。丹参种植的话起陇种植,第一年育苗,第二年开春种植,深秋枯黄的时候再行采挖。”
    徐亮大为吃惊:“没想到晁大官人竟然还精通种植,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种植是根本,咱们中原的农耕文化是养活百姓的重要的东西。徐掌柜平常不忙的时候多多研究。”
    徐亮非得给晁盖立下了收款字据,写了一个单方面的契约。承诺三年后,每年分红给晁盖。
    后来晁盖去打仗了,一连五六年也没见着人。徐亮给了晁盖一个很大的惊喜,倒是让人感觉到意外。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晁盖、公孙胜在徐掌柜苗圃呆了两个多时辰,探讨了种植技术、发展前景。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